[发明专利]一种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46496.8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栋;刘瑜轩;张程菘;陈宜飞;徐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3/11;B22F7/02;C22C38/08 |
| 代理公司: | 51232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启函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技术领域。以粒径为1~2微米的Fe‑Ni‑P复合粉末和粒径为100~250纳米的Fe‑N粉末为原材料;控制石墨模具压头的尺寸和轴向位移量,实现对多孔铁孔隙率的控制,制备出14~39%孔隙率的Fe‑Ni‑P合金/多孔Fe/Fe‑Ni‑P合金复合材料。减轻了Fe‑Ni‑P合金的重量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减震和阻尼性能,另一方面对成形样品的后续深冷处理可诱导表层Fe‑Ni‑P合金中亚稳态γ相向α相转变,从而显著提高其硬度强度,相变程度可通过改变深冷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加以控制,进而实现表层性能的可调节化。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合金 铁基复合材料 深冷处理 孔隙率 粒径 金属基复合材料 合金复合材料 减震 轴向位移量 成形样品 复合粉末 石墨模具 先进制造 阻尼性能 多孔铁 可调节 稳态 相向 压头 保温 诱导 | ||
【主权项】:
1.一种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n称取粒径为1~2微米的Fe-Ni-P复合粉末2份,称取粒径为100~250纳米的Fe-N粉末1份;其中每份Fe-Ni-P复合粉末占总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15~20%,Fe-N粉末占总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将所称取的Fe-Ni-P复合粉末1份、Fe-N粉末1份、Fe-Ni-P复合粉末1份,依次放入石墨模具(2)中,在20MPa的轴向压力下预压成型,形成两端为Fe-Ni-P复合粉末,中间夹层为Fe-N粉末的复合圆柱体;将预压成型的复合圆柱体连同石墨模具(2)放入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炉中,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烧结后获得的Fe-Ni-P合金部分为亚稳定的γ相结构,即面心立方结构;所述轴向压力为双向进给,上压头(1)在石墨模具(2)内的进给段长度为2~3厘米,下压头(6)在石墨模具(2)内的进给段长度均为1厘米,在烧结过程中石墨模具(2)两端的上压头(1)和下压头(6)相向轴向位移,直至上压头(1)、下压头(6)的挡肩与石墨模具(2)的两端相贴合,在石墨模具(2)腔内预留6.28~9.42立方厘米的空间供粉体自由烧结并最终成形,从而使该复合材料的中间层获得14~39%的孔隙率。/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464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