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铸锻耐磨截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3056.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郝光华;刘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B22C3/00;B22C9/12;C21D1/26;C21D6/00;C21D9/22;C22C12/00;C22C29/08;C22C30/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0;C22C3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佐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3 | 代理人: | 王占愈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铸锻耐磨截齿的制作方法,包括模具预加热,制备合金刀头,模具二次处理,浇铸作业,锻压成型,退火处理及精加工等七个步骤。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果高,有效提高了截齿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达到延长截齿使用寿命和截齿运行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克服了传统硬质合金体与承载金属体之间材质不统一而造成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差和连接结构机械强度不足的缺陷,有效的满足了各种中硬岩层和煤层等作业面的掘进及开采,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好,同时大大延长了截齿的使用寿命,提高掘进及开采作业的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并有效减少了设备维修和更换次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 ||
搜索关键词: | 截齿 连接结构 耐磨截齿 使用寿命 掘进 铸锻 模具 复合 发明生产工艺 环境适应性 硬质合金体 耐磨性 锻压成型 二次处理 工作效率 合金刀头 强度不足 设备维修 退火处理 有效减少 中硬岩层 作业成本 金属体 预加热 精加工 制备 制作 浇铸 煤层 承载 劳动 统一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铸锻耐磨截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铸锻耐磨截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模具预加热,首先将成型模具的下模在感应加热炉加热至300℃±10℃,并保温2—4小时,同时将成型模具的上半模与锻压机相互连接备用;S2,制备合金刀头、过渡层及耐磨层,首先根据合金刀头结构特征,制备与合金刀头结构及成型模具的下半模底部结构相匹配的耐磨合金层,然后将合金刀头在小型感应加热炉内加热至650℃±10℃并保温,然后向合金刀头表面熔覆厚度为0.6‑1mm的低熔点合金粉末层,最后将合金刀头嵌入到成型模具的下半模底部并定位,并使合金刀头与成型模具的下半模间同轴分布,且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S3,模具二次处理,完成S2步骤后,首先向成型模具的下半模和上半模内表面均匀喷涂厚度为0.6‑1mm的醇基锆英粉涂料;然后将S2步骤制备的耐磨合金层包覆在合金刀头外,与成型模具的下半模底部相抵并平行分布;S4,浇铸作业,将温度为1560℃—1600℃熔融态的合金钢基体浇铸到成型模具的下半模内,并包覆在合金刀头和耐磨合金层外侧,完成浇铸作业后静置3—5分钟;S5,锻压成型,将S4步骤完成浇铸后的成型模具的下半模转移至锻压机下,并与成型模具的上半模间同轴分布,然后由锻压机驱动成型模具的上半模下行,使得成型模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合拢,并使成型模具的上半模对下半模内的合金钢基体进行锻压塑形,并在完成成型模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合拢后使下半模内合金钢基体处于静置装备并自然冷却至600℃—850℃,然后将成型模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进行脱模处理,得到截齿毛坯件;S6,退火处理,将S5步骤制备得到的截齿毛坯件转运至退火炉内,并在300℃±10℃保温2.5—4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150℃以下;S7,精加工,将完成S6步骤退火处理的截齿毛坯件转运至机加工生产线上,然后依次对截齿毛坯件表面进行抛丸,表面加工、表面热处理,清洗,电镀,打标,从而得到成品截齿工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双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1305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