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硬质合金刀刃的闪光对焊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7841.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瀚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B23K11/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硬质合金刀刃的闪光对焊连接方法,它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的焊接方法。它要解决现有硬质合金与硬质合金的焊接存在接头硬度及耐磨性差,接头残余应力大、易弯曲碎裂的问题。方法:一、硬质合金表面预处理;二、焊前装夹;三、焊前预热;四、断续闪光对焊;五、连续闪光对焊;六、焊后热处理。本发明工艺简单,提高了硬质合金焊接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更加适用于高质量长尺寸硬质合金产品的制备;不使用任何填充材料,焊接接头硬度及耐磨性与硬质合金相当,接头性能有大幅提高,闪光对焊接头的使用性能比钎焊接头提高了50%~85%;闪光对焊接头没有明显的焊缝区域,接头的残余应力比钎焊接头下降了10%~3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硬质合金 刀刃 闪光 连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硬质合金刀刃的闪光对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实现:一、硬质合金表面预处理:将两个0.5~3mm厚的硬质合金工件分别端口开成K形,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去除氧化膜,然后碱洗5~10min,用水冲洗干净,再酸洗5~10min,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丙酮中超声波清洗10~30min,热风烘干待用;二、焊前装夹:采用功率为1000kVA的闪光对焊机,将步骤一中预处理后的硬质合金工件分别装夹在带电极的定夹钳和动夹钳上,伸出长为度23~25mm,夹紧力为1~10kN,两个K形端口相对而放,装配间隙为3~5mm;三、焊前预热:在上述闪光对焊机的两侧电极间施加1~20V的电压,动夹钳以1~10mm/s的速度移动,使两个K形端口接触又分开,持续20~90次,每次通电时间为0.01~0.1s,直至两个K形端口均被加热到800~1100℃;四、断续闪光对焊:两个硬质合金工件的K形端口的装配间隙为0,电压为5~30V、电流密度为5~200A/mm2、闪光烧损速度为0.4~4.8mm/s、动夹钳以0.2~2.4mm/s的初始速度和0.1~0.8mm/s2的加速度作加速进给运动、过程中保证两端间距≤15mm,达到预定的闪光留量5~25mm后,再采用顶锻速度20~200mm/s、顶锻压力40~150MPa,达到闪光留量3~11mm且顶锻留量1~5mm后结束断续闪光对焊,两个端面之间形成环坯;五、连续闪光对焊:形成环坯后,动夹钳以50~150mm/s的速度移动,在0.5~20kN的顶锻力作用下与另一端面撞击在一起,结束连续闪光对焊,形成薄壁环件;六、焊后热处理:薄壁环件在0.5~20kN的顶锻力作用下保压15~25s后取出,再放入加热炉中在100~600℃下保温1~15h,即完成硬质合金刀刃的闪光对焊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瀚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瀚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78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