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窖炉的余热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2983.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李仙德;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C03B3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离心玻璃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窖炉的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室、承接筒、进料管、导通支管、限流件、进液管、出液管、连通管、出料室、固定筒、贴合圈、固定块、卡接件、插接杆、支撑弹簧、卡接外环、拉环、连接筒、卡合件、卡块和挤出头。该窖炉的余热收集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管导入承接筒内高温原料,从而进入到收集室内,当冷却液吸收掉了进料管中的余热后,通过左边的限流件,从出液管排出,通过设置的辅助弹簧与固定外环紧密接触,使得密封板只能处于单向转动的状态,从而有效保证吸收余热的冷却液及时排出,避免回流,保证了余热收集的效率,促进热量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收集 利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窖炉的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室(1)、承接筒(2)、进料管(3)、导通支管(4)、限流件(5)、进液管(6)、出液管(7)、连通管(8)、出料室(9)、固定筒(10)、贴合圈(11)、固定块(12)、卡接件(13)、插接杆(14)、支撑弹簧(15)、卡接外环(16)、拉环(17)、连接筒(18)、卡合件(19)、卡块(20)和挤出头(2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接筒(2),所述承接筒(2)的底部连通有贯穿收集室(1)的进料管(3),所述收集室(1)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通支管(4),两个所述导通支管(4)相背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流件(5),右边的所述限流件(5)的右侧连通有进液管(6),左边的所述限流件(5)的左侧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收集室(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底端连通有出料室(9),所述出料室(9)的右端套接有固定筒(10),所述出料室(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与固定筒(10)的内壁接触的贴合圈(11),所述出料室(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筒(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接件(13),两个所述卡接件(13)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贯穿固定筒(10)且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2)卡接的插接杆(14),两个所述插接杆(14)的外部均套接有分别位于两个卡接件(13)内部的支撑弹簧(15),两个所述插接杆(14)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个卡接件(13)内部且分别与两个支撑弹簧(15)相对的一侧接触的卡接外环(16),两个所述插接杆(14)相背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拉环(17),所述固定筒(10)的右端接触有连接筒(18),所述固定筒(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连接筒(18)上方和下方的卡合件(19),所述连接筒(1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个卡合件(19)卡接的卡块(20),所述连接筒(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出头(21);所述限流件(5)包括限位件(51)、固定顶块(52)、固定管(53)、移动杆(54)、固定外环(55)、辅助弹簧(56)、连接侧块(57)、密封板(58)和传动块(59),所述限位件(51)的腔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固定顶块(52),所述固定顶块(5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固定管(53),所述固定管(53)的底端插接有移动杆(54),所述移动杆(5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外环(55),所述移动杆(54)的外部套接有与固定外环(55)的顶部接触的辅助弹簧(56),所述限位件(51)的腔内右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侧块(57),所述连接侧块(5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板(58),所述密封板(5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移动杆(54)的底端活动连接的传动块(5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29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