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交换器用铜带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91937.9 申请日: 2019-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0090875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骆越峰;姚幼甫;陈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力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C37/02 分类号: B21C37/02;C22C9/00
代理公司: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 黄前泽
地址: 31203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用铜带的制备方法,采用上引连铸铜杆、矫直、吹扫、抛光、第二次吹扫、挤压成型、冷却、第二次抛光、卷取、第二次挤压成型、冷却、第三次抛光、第二次卷取、第一次轧制、退火、第二次轧制、退火、分切的工艺;制备的铜带的厚度为0.1‑0.2mm,厚度纵向公差为±0.005mm,铜带的侧边弯曲度每米小于1mm,铜带的抗拉强度为230‑280MPa,伸长率为大于50%,导电率大于95%IACS,杯突值大于10mm,热导率大于370W/(m·℃)。
搜索关键词: 铜带 制备 热交换 退火 轧制 挤压成型 次抛光 吹扫 卷取 冷却 侧边弯曲 厚度纵向 上引连铸 公差 导电率 热导率 伸长率 抛光 杯突 分切 矫直 铜杆
【主权项】:
1.一种热交换器用铜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带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铪含量0.005‑0.05%,铟含量0.005‑0.05%,磷含量0.005‑0.05%,铪、铟、磷三种元素的含量之比为1:1:1:1,铜、铪、铟、磷的总含量大于99.99%,氧含量小于10ppm;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上引连铸铜杆、矫直、吹扫、抛光、第二次吹扫、挤压成型、冷却、第二次抛光、卷取、第二次挤压成型、冷却、第三次抛光、第二次卷取、第一次轧制、退火、第二次轧制、退火、分切;制备的铜带的厚度为0.1‑0.2mm,厚度纵向公差为±0.005mm,厚度横向公差为±0.001mm,宽度为20‑380mm,宽度公差为±0.10mm,铜带的侧边弯曲度每米小于1mm,铜带的抗拉强度为230‑280MPa,伸长率为大于50%,导电率大于95%IACS,杯突值大于10mm,热导率大于370W/(m·℃);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上引连铸铜杆:采用工频上引连铸炉,将高纯阴极铜、铜铪中间合金、铜铟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烘干后投放进熔炼装置中,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隔仓、保温炉三部分组成,其中熔炼炉温度为1150‑1200℃,保温炉温度为1100‑1150℃,隔仓安装有在线除气装置,通过在线除气装置向铜液内充入99.996%的氩气,并通过受控的旋转石墨轴和转子,将氩气压入铜液中并打散成微小气泡,使其均匀的分散在铜液中,从而达到除气、脱氧的目的,气源出口压力0.5MPa,流量0.5~1.0Nm3/h,转子转速控制在150~200r/min,通过在线除气装置,使铜液中的氧含量小于10ppm,熔炼炉采用木炭覆盖,隔仓、保温炉采用石墨鳞片覆盖,采用牵引机组在保温炉内上引连铸铜杆,铜杆节距为2.5~3.0mm,上引连铸的速度为550‑600mm/min,停拉比率为50%‑55%,采用小节距、大停拉比率提高铜杆表面质量,避免铜杆拉断。上引连铸直径Ф30mm,结晶器的冷却循环水进水温度小于35℃,结晶器的冷却循环水进水和出水温度差小于8℃,上引连铸使用的结晶器为石墨材质,同时,结晶器内表面镀铬,镀铬层的厚度为0.05~0.2mm;(2)矫直:Ф30mm铜杆通过矫直装置,将弯曲的铜杆内部残余应力得到释放,消除铜杆的形状缺陷;(3)吹扫:采用0.2~0.3MPa的压缩空气,将铜杆表面的灰尘等污染物吹扫干净,保证无氧铜杆洁净的表面质量;(4)抛光:采用钢刷将铜杆表面进行抛光;(5)第二次吹扫:采用0.2~0.3MPa的压缩空气,将铜杆表面进行吹扫;(6)挤压成型:依次通过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一次挤压成型软态铜棒;挤压成型的速度为5m/min,温度为大于750℃,挤压成型制备的铜棒的直径为30mm;(7)冷却:挤压成型的铜棒通过真空防氧化管,采用10‑20%的酒精与水的混合液进行冷却,冷却到30℃~50℃;(8)第二次抛光:采用粗抛和精抛相结合的方法,将铜棒的粗糙度达到0.05~0.15μm;其中粗抛采用100~300目的磨料刷进行抛光预处理,精抛2000~3000目的不织布刷辊;(9)卷取:将铜棒进行无芯卷取,其中内径500~600mm,外径1500~2500mm;(10)第二次挤压成型:依次通过扩展变形通道、垫片和模具一次挤压成型软态铜板带坯;扩展变形通道包括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和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其中,第一级变形扩展通道的扩展角度为5℃,扩展高度为25mm,扩展宽度为为45mm,扩展厚度为45mm;第二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为125℃,扩展高度为20mm,扩展宽度为为110mm,扩展厚度为45mm;第三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为155℃,扩展高度为20mm,扩展宽度为为280mm,扩展厚度为45mm;第四级变形扩展通道扩展角度为60℃,扩展高度为30mm,扩展宽度为为390mm,扩展厚度为45mm;垫片为促流区和阻流区相结合的收缩变形通道垫片,促流区的促流角为40℃,阻流区的阻流角为5℃,模具的定径带高度为15mm,中点宽度大于最边部宽度0.2mm,且中点宽度与最边部的宽度为逐渐变化过渡,构成“哑铃”形状,模具入口厚度尺寸大于出口厚度尺寸,形成喇叭状,挤压成型的速度为5m/min,温度为大于800℃;(11)冷却:挤压成型的铜带坯通过真空防氧化管,采用10‑20%的酒精与水的混合液进行冷却,将铜带坯冷却到30℃~50℃;(12)第三次抛光:采用粗抛和精抛相结合的方法,将铜带坯的粗糙度达到0.05~0.15μm;其中粗抛采用100~300目的磨料刷进行抛光预处理,精抛2000~3000目的不织布刷辊;(13)第二次卷取:将铜带坯进行无芯卷取,其中内径500~600mm,外径1500~2500mm;(14)第一次轧制:第一次轧制的总加工率为50‑90%,第一道次轧制的目的是将铜带厚度减薄,提高铜带的强度和硬度,使铜带的厚度横向公差小于±0.002mm,第一次的轧制速度为150‑200m/min,轧制前张力为16‑18KN,轧制后张力为20‑25KN,轧制时采用5%的乳化液冷却,采用0.3‑0.5MPa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将乳化液吹扫干净,不需要酸洗;(15)退火:将第一道次轧制后的铜带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保温6小时,退火时采用气体保护,采用25%氢气和75%氮气的混合气体;(16)第二次轧制:第二次轧制的总加工率分别为30‑50%,第二次轧制的目的是控制铜带的板型,使铜带的厚度横向公差小于±0.002mm,第二次的轧制速度为80‑100m/min,轧制前张力为10‑12KN,轧制后张力为15‑16KN,第二次轧制时采用7%的乳化液冷却,采用0.5‑0.6MPa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将乳化液吹扫干净,不需要酸洗;(17)退火:将第二次轧制后的铜带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保温6小时,退火时采用气体保护,采用25%氢气和75%氮气的混合气体;(18)分切:分切时刀片压下量为铜带厚度的50%,分切刀片的间隙为铜带厚度的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力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力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919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