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协同脱除细颗粒物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0745.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平;朱跃;梁秀进;张杨;潘艳艳;陈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场协同脱除细颗粒物的装置及方法,除尘箱体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为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多场协同团聚区、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和惯性沉降收尘区,声波发生器安装在除尘箱体的顶部,用于形成垂直贯通的声场;水蒸气及化学团聚剂接入管路连接有喷嘴,喷嘴竖直向下布置,用于向多场协同团聚区喷射水蒸气和化学团聚剂;板电极贯穿多场协同团聚区、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和惯性沉降收尘区;水槽位于多场协同团聚区上部,用于为板电极提供水流,使板电极内壁面形成水膜;芒刺线电极设置在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用于产生径向分布的电场。本发明采用逐段分级凝并脱除,颗粒物适应范围广泛,细颗粒物脱除效率高,系统稳定运行时间较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脱除 颗粒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场协同脱除细颗粒物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除尘箱体(19),所述除尘箱体(19)的上部设置有气溶胶颗粒物入口通道(1),除尘箱体(19)的下部设置有气溶胶出口通道(6),所述气溶胶颗粒物入口通道(1)和气溶胶出口通道(6)均沿水平方向设置,除尘箱体(19)的底部连接有灰斗(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波发生器(7)、水蒸气及化学团聚剂接入管路(8)、气溶胶紊流聚效环(10)、水槽(13)、板电极(14)和芒刺线电极(16);所述除尘箱体(19)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为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2)、多场协同团聚区(3)、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4)和惯性沉降收尘区(5),所述气溶胶颗粒物入口通道(1)与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2)相通连接,所述气溶胶出口通道(6)与惯性沉降收尘区(5)相通连接;所述声波发生器(7)安装在除尘箱体(19)的顶部,用于使除尘箱体(19)内部形成垂直贯通的声场;所述气溶胶紊流聚效环(10)与除尘箱体(19)内壁贴合安装,并位于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2);所述水蒸气及化学团聚剂接入管路(8)从外部穿过除尘箱体(19)的箱体壁,进入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2),并位于气溶胶紊流聚效环(10)上方,所述水蒸气及化学团聚剂接入管路(8)的末端连接有喷嘴(9),所述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2)的下部形成出口流道,所述喷嘴(9)竖直向下布置在出口流道中心处,用于向多场协同团聚区(3)喷射水蒸气和化学团聚剂;所述板电极(14)呈上下均开口的薄壁筒状,与除尘箱体(19)内壁保持一定距离地套装在除尘箱体(19)内,并贯穿多场协同团聚区(3)、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4)和惯性沉降收尘区(5);所述水槽(13)位于多场协同团聚区(3)上部,用于为板电极(14)提供水流,使板电极(14)内壁面形成水膜;所述芒刺线电极(1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声电耦合团聚收尘区(4)的中心处,用于产生径向分布的电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907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霾净化球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废气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