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变形监测及支护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69081.5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723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隧洞监测和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洞变形监测及支护的装置和方法,包括:变形监测装置和支护装置,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舵机、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二箱体、第二舵机、第三齿轮、第三转轴、第四齿轮、第四转轴、固定板、具有定位系统的激光测距仪、摄像机和控制系统;激光测距仪、摄像机、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这种隧洞变形监测及支护的装置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降低了监测成本,支护结构简单,支护效果好。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齿轮 舵机 转轴 变形监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变形监测装置 无线通信模块 激光测距仪 监测 摄像机 远程监控系统 存储模块 定位系统 监测装置 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支护结构 支护装置 固定板 | ||
【主权项】:
1.一种隧洞变形监测及支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监测装置和支护装置,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舵机(2)、第一齿轮(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二齿轮(6)、第二箱体(7)、第二舵机、第三齿轮(8)、第三转轴(9)、第四齿轮(10)、第四转轴(11)、固定板(12)、具有定位系统的激光测距仪(13)、摄像机(14)和控制系统;第一舵机(2)固定在第一箱体(1)内,第一舵机(2)的输出轴同轴联接第一转轴(4)的下端,第一齿轮(3)通过键连接在第一转轴(4)上,第一转轴(4)的上端设置在轴承座(15)内,轴承座(15)固定在第一箱体(1)内的顶部,第二转轴(5)竖向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第二齿轮(6)通过键连接在第二转轴(5)上,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6)啮合连接,第二转轴(5)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5)设置在第一箱体(1)的内的顶部和底部,第二齿轮(6)的右侧与第二箱体(7)固定连接,第二舵机固定在第二箱体(7)内,第二舵机的输出轴同轴联接第三转轴(9)的后端,第三转轴(9)的前端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第二箱体(7)前侧的内表面上,第三齿轮(8)通过键连接在第三转轴(9)上,第四转轴(1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第二箱体(7)内的前后表面上,第四齿轮(10)通过键连接在第四转轴(11)上,第三齿轮(8)与第四齿轮(10)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0)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具有定位系统的激光测距仪(13)和摄像机(14)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右侧面上,第一箱体(1)固定在隧洞的拱腰上,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7)上分别设有运动通槽;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远程监控系统,激光测距仪(13)、摄像机(14)、第一舵机(2)、第二舵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激光测距仪(13)、摄像机(14)、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舵机(2)和第二舵机分别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690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采空区抽采管上的可调控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瓦斯预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