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人形水下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3918.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梁丹;吴晓成;梁冬泰;冯永飞;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25J11/00;B25J9/12;B25J9/16;B25J13/08;B25J15/08;B25J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人形水下探测装置。采用仿人体结构,包括躯体和头部、颈部、臂部、背部和腿部机构;头部装有各种传感器、水下双目视觉相机和水下照明装置;躯体背部设置有多用途背包,臂部末端装有自适应机械手平台;腿部通过多机构协同实现行走模式或游动模式的快速切换;臂部及腿部进行协同操作,对水下环境进行探测或对水下物体进行抓取,同时还能够携带额外设备与潜水员一同进行水下作业,实现良好的人机协同作业功能。本发明具有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灵活性高的优势,可以实现水下探测装置在浅水区域的全方位移动、摄像、抓取、水质监测以及人机协同作业等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人形 水下 探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仿生人形水下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由躯体(6)、头部(1)、颈部(2)、背部(3)、臂部(5)和腿部(7)构成的仿生人形结构;所述头部(1)包括头部外壳、头部舵机(107)和颈部支撑件(104),所述的颈部(2)包括颈部旋转云台(201);头部外壳内部固定有头部舵机(107),头部舵机(107)输出端向下伸出头部外壳并固定连接颈部支撑件(104),颈部旋转云台(201)顶端固定于颈部支撑件(104)底面,颈部旋转云台(201)用以驱动颈部支撑件(104)进而带动所述头部(1)相对于所述躯体(6)作水平旋转运动,头部舵机(107)用以驱动所述头部(1)相对所述躯体(6)摆动;所述的臂部(5)包括从躯体(6)向外依次连接布置的臂部舵机(513)、臂部主支撑件(511)、手臂第一舵机(510)、大臂支撑件(509)、手臂第二舵机(508)、小臂支撑件(507)和自适应机械手平台(506);一臂部舵机(513)机体固定嵌装于躯体(6)侧部,一臂部舵机(513)的输出轴与臂部主支撑件(511)的一端连接,臂部主支撑件(511)另一端与手臂第一舵机(510)机体连接,手臂第一舵机(510)输出轴和大臂支撑件(509)的一端连接,大臂支撑件(509)另一端与手臂第二舵机(508)机体连接,手臂第二舵机(508)输出轴与小臂支撑件(507)的一端连接,小臂支撑件(507)的一端与自适应机械手平台(506)连接;臂部舵机(513)用于驱动所述整个臂部(5)相对于所述躯体(6)摆动,手臂第一舵机(510)用于驱动所述大臂支撑件(509)相对于所述臂部主支撑件(511)摆动,手臂第二舵机(508)用于驱动所述小臂支撑件(507)相对于所述大臂支撑件(509)摆动;臂部主支撑件(511)、大臂支撑件(509)、小臂支撑件(507)的所有臂部(5)支撑件均为环形框架结构,环形框架结构中间装有控流装置(512);所述的腿部(7)从躯体向外依次为腿部主固定件(701)、电磁吸合装置(702)、腿部第一舵机(703)、大腿支撑件(704)、腿部第二舵机(705)、小腿支撑件(706)、腿部第三舵机(707)、脚部支撑件(708)和蛙鞋(709);腿部主固定件(701)上端固定在躯体(6)底面,腿部主固定件(701)下端铰接安装有电磁吸合装置(702),腿部第一舵机(703)机体固定于电磁机构(702)底面,腿部第一舵机(703)的输出轴和大腿支撑件(704)上端连接,大腿支撑件(704)下端与腿部第二舵机(705)机体固定连接,腿部第二舵机(705)输出轴和小腿支撑件(706)上端连接,小腿支撑件(706)下端与腿部第三舵机(707)机体连接,腿部第三舵机(707)下端和脚部支撑件(708)连接,脚部支撑件(708)前侧与蛙鞋(709)固接;腿部第一舵机(703)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支撑件(704)相对于所述电磁吸合装置(702)摆动;腿部第二舵机(705)用于驱动所述小腿支撑件(706)相对于所述大腿支撑件(704)摆动;腿部第三舵机(707)用于驱动所述蛙鞋(709)相对于所述小腿支撑件(706)摆动;大腿支撑件(704)、小腿支撑件(706)、脚部支撑件(708)的所有腿部(7)支撑件均为环形框架结构,环形框架结构中间装有控流装置(512);所述的控流装置(512)包括控流微型电机(514)、转动杆(515)和挡板(516),两块挡板(516)对称固定在转动杆(515)的两侧,转动杆(515)一端固定连接控流微型电机(514)的输出轴,控流微型电机(514)的机体固定于支撑件的环形框架结构内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5391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钟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形单驱动水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