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27283.3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王帅;侯传涛;荣克林;贾亮;李亚男;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策划分级模态试验识别了伺服机构内部敏感刚度,进而进行有限元模型合理简化,通过冲击试验频率分析、动响应两次验证,有效证明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有效性,最后,基于时域响应分析法计算了该伺服机构出水过程中的动响应,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冲击脆性断裂相关理论揭示了此次故障机理,为后续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机构 动特性 元模型 参考依据 冲击试验 脆性断裂 故障机理 后续结构 模态试验 频率分析 时域响应 有效证明 分析 响应 出水 分级 验证 敏感 改进 | ||
【主权项】:
1.一种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1步,通过分级模态试验识别所述伺服机构动特性敏感刚度;第2步,基于分级模态试验测量结果分别对所述伺服机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第3步,通过地面冲击试验,获取测点位置处冲击试验测量数据,进而将其进行FFT分析获得冲击动响应;第4步,采用第2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所述冲击试验下所述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同时与第3步中的冲击动响应进行对比,进一步修正所述有限元模型;第5步,采用第4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低频冲击环境下所述伺服机构动特性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2728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