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富硒食用或茶用睡莲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9556.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苏群;卜朝阳;卢家仕;杨亚涵;田敏;毛立彦;唐毓玮;蒋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富硒食用或茶用睡莲栽培方法,属于水生植物栽培技术领域。通过对睡莲品种的选择,同时利用种植池和盆栽容器实现直接池栽和盆栽沉水的栽培方式,并将富硒生物有机肥与土壤的优化调配施用于种植池和盆栽容器中,再通过进一步地水位控制及追肥、养护和管理,由此栽培获得有机富硒食用或茶用的睡莲。本发明实现了利用简便高效的方式获得纯天然有机富硒可食用或茶用的睡莲,提高了睡莲的食用和茶用价值,同时解决了现有栽培方法极易造成硒污染,栽培工作量大、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食用 睡莲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富硒食用或茶用睡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品种选择及种植时间:在每年3‑4月份,选择古热带睡莲亚属或广热带睡莲亚属中的大型睡莲品种,选取其健壮的种球或带有芽眼的块茎;S2,建造种植池:在光照条件良好的开阔地段,向地下深挖40cm,并于该深度砌砖至高出地面30‑40cm,最终形成若干个长度为10‑15m,宽度为1.5‑2.0m,深度为70‑80cm的种植池;在每个种植池内壁及池底均涂满三层防水层,再于防水层表面涂匀水泥沙,最后在水泥沙表面铺满厚度为1‑1.5nm的防渗膜;相邻两个种植池的间隔为1m;选定部分种植池用于睡莲直接池栽的栽培方式,部分种植池用于睡莲盆栽沉水的栽培方式;S3,栽培容器的准备:选取若干用于盆栽沉水的栽培容器,所述栽培容器的内径不小于35cm,深度不小于40cm;S4,硒肥的使用及种植:将10‑15kg的充分腐熟的鸡粪或饼肥和5‑8kg的富硒生物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铺平于S2中用于睡莲直接池栽的每个种植池底部,再加入结构良好的园土或水稻土,直至距种植池底部35‑40cm;将S1中选好的睡莲种球或块茎埋入S2中的用于睡莲直接池栽的种植池内泥土中,芽点与泥面齐平,相邻两个植株间隔1‑1.5m;将1kg充分腐熟的鸡粪或饼肥和0.5kg的富硒生物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后铺在S3中的每个盆栽容器底部,再加入富含腐殖质、结构良好的园土或水稻土,至盆栽容器八成满;将S1中选好的睡莲种球或块茎埋入S3中的每个栽培容器中央位置的泥土中,芽点与泥面齐平,再将栽好的所有栽培容器放入S2中用于睡莲盆栽沉水的种植池内,相邻两个栽培容器的间隔为1‑1.5m;S5,水位控制:栽培前期均保持水位高于泥土10cm,随着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距离种植池池底60‑70cm;S6,追肥:在睡莲盛花期,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将缓释肥与富硒生物有机肥等质量混匀,用报纸包成15‑20g的小包;采用盆栽沉水种植方式的睡莲,将肥料小包沿着栽培容器内壁插入泥土内15‑20cm处,每个栽培容器施加三个肥料小包;采用直接池栽种植方式的睡莲,在距睡莲根部水平距离30cm处施加肥料包3‑5个,并插入泥土中15‑20cm处;S7,花梗、叶梗及鲜花采摘:待睡莲生长健壮、花开稳定后,即可采摘第一天开花的睡莲花用以制作花茶;从睡莲近根部采摘花梗和成熟叶片的叶梗,剥皮后即可用以加工食用;S8,日常养护与管理:定期摘去老叶、黄叶,以促进新叶萌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955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苜蓿青贮品质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弧齿锯式挖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