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9140.X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勇;王艳鑫;段春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5/00;B01J35/02;C07C51/00;C07C5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隋秀文;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多功能杂化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通过对PPF‑3纳米片热处理以改变其表面电荷性质,随后在其上负载金纳米粒子制备不同金负载量的二维杂化纳米片Au/PPF‑3,并将其用于光催化还原CO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纳米 粒子 二维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PPF‑3纳米片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表面电荷性质,然后在其表面负载金纳米粒子,得到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Au/PPF‑3,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合成PPF‑3纳米片将Co(NO3)2·6H2O、4,4'‑联吡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A;其中,Co(NO3)2·6H2O与4,4'‑联吡啶的摩尔比为3:2,Co(NO3)2·6H2O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4~1:5,N,N‑二甲基甲酰胺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Co(NO3)2·6H2O在溶液A中的浓度为0.001~0.0025mol/L;将4‑羧基苯基卟啉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B;其中,4‑羧基苯基卟啉在溶液B中的浓度为0.001~0.0025mol/L,N,N‑二甲基甲酰胺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将溶液B逐滴滴加到溶液A中,得到混合物C,混合物C中4‑羧基苯基卟啉与Co(NO3)2·6H2O的摩尔比为1:3;将混合物C超声25~30分钟,在80℃~100℃下热处理20~24小时,得到砖红色产物,并用乙醇洗涤至上清液澄清,在70℃~80℃下真空干燥12~18小时,得到PPF‑3纳米片;步骤二:PPF‑3纳米片的热处理将步骤一制备得到的PPF‑3纳米片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控制PPF‑3纳米片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浓度为0.1~0.2mg/mL,得到混合物D;将混合物D在80℃~100℃下热处理12~18小时,得到热处理后的PPF‑3纳米片;将热处理后的PPF‑3纳米片用乙醇洗涤至上清液澄清,并在70℃~80℃下真空干燥12~18小时;步骤三: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Au/PPF‑3的制备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热处理后的PPF‑3纳米片分散到乙醇溶液中,控制PPF‑3纳米片在乙醇溶液中的浓度为0.1~0.2mg/mL,得到混合物E;将柠檬酸三钠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分散在乙醇中,控制金纳米粒子在乙醇中的浓度为0.5~1mg/mL,得到混合物F;将混合物F加入到混合物E中,得到混合物G,其中,混合物G中的金纳米粒子与PPF‑3纳米片的质量比为1:1~1:50;将混合物G在室温下搅拌18~24小时,然后进行离心,将沉淀物用乙醇洗涤至上清液澄清并在70~80℃下真空干燥12~18小时,得到负载金纳米粒子的二维纳米片Au/PPF‑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914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