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5279.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泽军;谷山强;赵淳;吴军;万帅;吴敏;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雷击位置判断;2)雷击过电压计算;3)雷击跳闸率计算;4)雷害风险等级评估;步骤1)建立位置判断模型,根据雷击位置,进一步对雷击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及对雷击过电压开展计算,步骤2)建立雷击过电压计算模型,判断雷击是否会造成线路闪络,步骤3)建立考虑多相闪络前提条件下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步骤4)建立综合考虑直击雷及感应雷的雷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本方法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流程,可对架空配电线路防雷设计、运维提供基础评估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气 几何 模型 架空 配电 线路 雷害 风险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架空配电线路上的指定杆塔周围预设面积区域进行网格离散化,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推导出单次一定雷电流幅值(I)、一定水平距离下(S)的雷电先导所到达的击距面,判断出雷击位置;其中,雷击位置为雷击地面、雷击树木、雷击建筑物或雷击导线;计算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其中,直击雷过电压用ATPdraw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感应雷过电压采用数值计算模型;将指定杆塔周围预设面积区域全部计算完毕后,计算得到雷击跳闸概率,结合杆塔网格段实际统计得到的地闪密度,换算成百公里长度下雷击跳闸次数,作为标准算法下的杆塔雷击跳闸率;其中,多相闪络情况统计为一次雷击跳闸;结合杆塔实际地闪密度值计算获取杆塔实际雷击跳闸率,以全线平均雷击跳闸率为基准,衡量各基杆塔相对防雷性能强弱,实现高风险杆塔的准确筛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52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配置从端点电路的外围互连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方案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