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全自动化旱地插秧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33834.X | 申请日: | 201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帅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全自动化旱地插秧机,包括秧苗装车机构、插秧机构、秧苗平面传动机构和秧苗夹持机构;所述秧苗平面传动机构设置在插秧机身尾部下方位置,主传动轴前端与齿轮箱连接,主传动轴后端与秧苗平面传动机构,主传动轴通过同步带连接上方的秧苗装车机构和秧苗夹持机构,插秧机身前端上方安装有水箱,水箱后方在插秧机身外轮廓内侧水平环形安装有秧苗传动链,齿轮箱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插秧机构和松土平衡机构;本发明通过多种传动的组合将秧苗从平台上单独的移送到秧苗杯中,秧苗杯在传动系统的作用下间歇的传递至插秧机构进行插秧作业,全程不要通过人力分拣和插秧,提高了自动化的水平和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秧苗 插秧机 插秧机构 主传动轴 全自动化 装车机构 齿轮箱 秧苗夹 水箱 插秧 旱地 齿轮传动连接 农作物 传动系统 农业作业 平衡机构 水平环形 下方位置 传动链 同步带 外轮廓 杯中 传动 分拣 松土 自动化 传递 全程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全自动化旱地插秧机,包括插秧机身(1)、水箱(2)、齿轮箱(4)和主传动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秧苗装车机构(3)、插秧机构(5)、秧苗平面传动机构(7)和秧苗夹持机构(8);所述秧苗平面传动机构(7)设置在插秧机身(1)尾部下方位置,插秧机身(1)下方还安装有齿轮箱(4)、插秧机构(5)、松土平衡机构(6)和主传动轴(10),主传动轴(10)前端与齿轮箱(4)连接,主传动轴(10)后端与秧苗平面传动机构(7),主传动轴(10)通过同步带(15)连接上方的秧苗装车机构(3)和秧苗夹持机构(8),插秧机身(1)前端上方安装有水箱(2),水箱(2)后方在插秧机身(1)外轮廓内侧水平环形安装有秧苗传动链(9),齿轮箱(4)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插秧机构(5)和松土平衡机构(6);其中,所述秧苗装车机构(3)安装在秧苗移送支撑(17)上,秧苗移送支撑(17)为斜向结构,第一棘轮(31)、第二棘轮(32)和第三棘轮(33)分别通过轴安装在秧苗移送支撑(17)两侧,第二棘轮(32)安装在插秧机身(1)边缘内侧位置,第二棘轮(32)竖直方向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棘轮(31),第二棘轮(32)同一水平面上在插秧机身(1)中心线上安装有第三棘轮(33),第一棘轮(31)、第二棘轮(32)和第三棘轮(33)上安装有两条棘轮链条(34),两条棘轮链条(34)之间均匀的安装格栅(35),格栅(35)中间的空隙内安装有一排分拣杯(351),第三棘轮(33)背离第二棘轮(32)一侧的插秧机身(1)上设置有两块限位挡板(36),两块限位挡板(36)之间安装有移送机构(37),限位挡板(36)的端点位置安装有固定的秧苗传送口(39),秧苗移送支撑(17)下部在第二棘轮(32)与第三棘轮(33)之间靠近第三棘轮(33)处安装有秧苗传动轴(38),秧苗传动轴(38)通过同步带(15)与主传动轴(10)连接;其中,所述插秧机构(5)安装在插秧支架(16)上,插秧支架(16)为块竖直间隔设置的板状结构,插秧支架(16)外侧两边均安装有两个平衡锤(51),平衡锤(51)的重心处通过旋转螺钉固定在插秧支架(16)上,平衡锤(51)尾部设置有运动槽口(511),运动槽口(511)通过固定圆轴安装在驱动杆(52)上,驱动杆(52)一端固定安装在插秧导轨(55)上,插秧导轨(55)上活动安装有秧苗插入口(56),秧苗插入口(56)下方安装有鸭扁嘴(57),插秧导轨(55)上方通过铰接(54)安装在单点转盘(53)上,单点转盘(53)一侧设置的齿轮与前端齿轮(42)啮合;其中,所述秧苗平面传动机构(7)通过主传动齿轮(71)传动,主传动齿轮(71)下端齿轮与主传动轴(10)啮合,主传动齿轮(71)通过大齿轮盘与第一传动齿轮(72)啮合,第一传动齿轮(72)安装在传动链条(73)中间位置,传动链条(73)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传动盘(74)下方的齿上,第一传动盘(74)上表面边缘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传动支杆(741),传动支杆(741)与第二传动齿轮(75)上的齿轮孔(751)配合,齿轮孔(751)是设置在第二传动齿轮(75)盘上的四个在相互垂直的中线线上的对称孔,第二传动齿轮(75)外侧边缘的齿与第二传动盘(76)下方的齿啮合,第二传动盘(76)为正八边形结构,第二传动盘(76)外侧边缘与秧苗传动链(9)连接;其中,所述秧苗夹持机构(8)由两根前夹持条(81)、后夹持条(82)和活动条块(84)组成,两根前夹持条(81)最大夹角为30度,前夹持条(81)和后夹持条(8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两个前夹持条(81)和后夹持条(82)在相接位置通过夹持转轴(83)安装,后夹持条(82)尾端上开有后夹持槽(821),活动条块(84)一端通过轴安装在后夹持槽(821)上,两个活动条块(84)另一端通过外部连接轴(85)安装,外部连接轴(85)安装在移送机构(37)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帅,未经张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3383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