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电路板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0471.6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雨璠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26D1/08;B02C4/08;B02C2/10;B02C23/08;B03C1/18;B65G47/90;B65G43/00 |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77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电路板回收装置,包括电路板输送装置、插装元器件卸载装置、表面元器件卸载装置、切割装置、粉碎装置、分选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电路板输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输送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粗碎装置、进料管、研磨装置和出料管。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废旧电路板,应用范围广,通过粗碎和三级研磨得到更细小、均匀的电路板颗粒,然后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率高,更环保高效,且能够产业化回收废旧电路板。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电路板 电路板输送装置 粉碎装置 回收装置 卸载装置 间距调节机构 电路板 表面元器件 插装元器件 应用范围广 粗碎装置 分类收集 分选装置 夹持机构 控制系统 切割装置 研磨装置 回收 研磨 产业化 出料管 进料斗 进料管 粗碎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废旧电路板回收装置,包括电路板输送装置、插装元器件卸载装置、表面元器件卸载装置、切割装置、粉碎装置、分选装置和控制系统;其中电路板输送装置、插装元器件卸载装置、表面元器件卸载装置、切割装置、粉碎装置、分选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输送装置包括夹持机构、输送间距调节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水平滑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在输送间距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远离,夹持机构还包括装设在第一横向支架中的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横向支架上的环形链条、安装在第二横向支架上的环形链条,环形链条两端均设置有链轮用于驱动环形链条,两个环形链条内侧均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夹子,夹子的内侧设置有V型凹槽用于固定电路板,设置在两环形链条上的链轮之间并将动力从其中一个环形链条的链轮传递至对侧的链轮的传递导向轴组件;两环形链条的距离从上游端至下游端依次由大变小直到达到电路板的宽度后不变,两环形链条构成喇叭形;/n所述输送间距调节机构包括间距调节电机、丝杠、导向杆;丝杠和导向杆平行设置并安装在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上,丝杠为中心对称的正反螺纹构成,正螺纹与反螺纹分别与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螺纹配合;间距调节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以实现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相向/相反运动进而实现两侧链条之间的整体间距调节;/n所述插装元器件卸载装置包括视觉识别装置、激光抓取装置、插装元器件收集装置;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X相机镜头、Y相机镜头和Z相机镜头;三个不同方向的相机镜头对电路板不同的特征进行视觉识别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抓取装置固定在电路板输送路径的两侧,其包括机械手、红外线激光加热器,所述红外线激光加热器设置在机械手的端部,随着机械手一起移动;/n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进料斗、粗碎装置、进料管、研磨装置和出料管;所述粗碎装置包括破碎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破碎齿、齿轮箱、齿轮和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箱内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破碎箱前后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破碎箱内部分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破碎齿,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后端穿过齿轮箱后壁且与齿轮箱后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齿轮箱内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向转动,所述齿轮箱后壁还固定设置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前端电机轴与第二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粗碎装置和所述研磨装置之间通过进料管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还设置有进料阀门;/n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腔、研磨轴、研磨电机、第一研磨锥、第二研磨锥、第三研磨锥,所述研磨电机位于研磨装置的底部,研磨电机的上端电机轴与研磨轴底端固定连接,研磨轴竖直设置在研磨腔内,所述研磨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研磨锥、第二研磨锥和第三研磨锥,且第一研磨锥、第二研磨锥和第三研磨锥的大小依次递减;所述第一研磨锥和第二研磨锥上分别设置有研磨齿,且第一研磨锥上的研磨齿大于第二研磨锥上的研磨齿,同时在第一研磨锥和第二研磨锥相对应的研磨腔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研磨锥上的研磨齿和第二研磨锥上的研磨齿相啮合的研磨内齿;所述第一研磨锥、第二研磨锥和第三研磨锥与研磨腔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第三研磨锥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管。/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雨璠,未经张雨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04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