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19624.5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李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01G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地整理、密植栽培、搭架、和芦笋采收。该发明方法种植的芦笋,芦笋的种植密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芦笋的种植过程中,一次搭架就可以对芦笋茎秆进行多年扶正,有效节约了搭架成本和减少管理精力,相较于现有的竹竿搭架来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搭架 高产种植 密植 种植 芦笋采收 密植栽培 人力资源 芦笋茎 种植地 节约 扶正 竹竿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芦笋密植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植地整理:选取土壤肥沃、透气性良好、浇灌方便且土壤的PH值在5.8‑6.7之间的沙质土作为种植园,将地表深翻50‑62cm,同时将种植地中的杂草和板结的土块清除干净,晾晒3‑4天;起垄,垄宽80‑100cm,垄与垄之间相距10‑20cm,在垄上挖种植沟,种植沟深40cm,宽20cm,在沟中施放基肥,每亩2600kg‑3100kg,施肥后覆盖沙土5‑7cm;b、密植栽培:种植沟处理结束后将芦笋幼苗定植于种植沟中部,定植时将幼苗地下茎部分,有着生鳞芽的一端顺着沟的走向分布,并将幼苗储藏根均匀展开覆土4‑6cm并按实,再覆盖沙土5‑7cm,压实,浇足透根水;在笋苗种植28‑33天后,在距离植株35‑45厘米处开沟,沟深20厘米,向沟内追施有机肥,施肥后覆盖沙土6‑8cm,每亩追施有机肥50‑100千克;c、搭架:种植10天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在相邻的幼苗之间固定一个可调节高度的种植架;d、芦笋采收:定植当年不进行采摘;第二年开始采收新抽发的嫩茎,采收季节结束之后将母茎割掉,重新留茎;每次采笋后均覆土至沟面原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红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196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