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系统的联合映射的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8735.X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白智全;张娜;庞珂;郭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026 | 分类号: | H04B7/026;H04B7/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基于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系统的联合映射的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一个信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N个中继节点,第n个中继节点为Rn,n=1,2,…,N,S配Nt根发射天线,Rn和D配单根天线。信源发送的信息比特经过串并转换为三部分,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SI)计算得到的余弦相似度,分别选择中继节点Rn,信源发射天线l,调制符号xm;其次,xm由所选信源天线l发送到中继Rn,中继Rn采用放大前传或者译码前传协议,将信号转发给目的节点;最后,目的节点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恢复。本发明根据CSI对中继节点、发送天线和调制符号进行联合映射,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改善系统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 映射 信源 调制符号 调制系统 发射天线 协作空间 多中继 中继 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系统频谱效率 信道状态信息 对接收信号 余弦相似度 串并转换 单根天线 发送天线 改善系统 信号转发 信源节点 联合 解调 译码 天线 放大 发送 恢复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系统的联合映射的工作方法,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信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和N个中继节点,第n个中继节点为Rn,n=1,2,…,N,信源节点S配备Nt根发射天线,中继节点Rn和目的节点D配备单根天线,设系统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不同节点间链路都经历独立瑞利衰落,各链路CSI即信道状态信息通过训练序列获得,星座图的调制阶数为M阶,在发送端,随机产生的信源信息比特经串并转换分组后进入信源空间调制映射单元,第一部分信息比特根据比特到中继节点的映射规则来选择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第二部分信息比特根据比特到发射天线的映射规则来激活发射天线,第三部分信息比特根据比特到星座符号的映射方案来选择调制符号;随后,信源经激活天线向参与协作的中继发送调制符号,而参与协作的中继采用放大前传即AF协议或者译码前传即DF协议向目的节点转发信息,针对不同中继转发协议,中继和目的节点均采用最大似然即ML检测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恢复,该工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发送端,将log2N+log2Nt+log2M个信源信息比特分成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log2N个比特选择中继节点,其序号记为n;第二部分log2Nt个比特选择发射天线,其序号记为l,第三部分log2M个比特选择星座图符号,记为xm,仅激活一根信源发射天线l和一个中继节点Rn,因此,信源发送矢量表示为x=[0,0,...,0,xm,0,...,0]T,其中xm位于向量x的第l个位置,T表示矢量转置,即第l行是非零元素xm,其余行均是零元素,信源比特到符号映射的过程如下:(1)计算信源到N个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向量的Frobenius‑范数,选取最大值,即
其中
为信源到第k个中继节点的信道增益向量,
表示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到第k个中继之间的信道系数,
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的复高斯分布,考虑路径损耗,
表示为![]()
为S到中继节点Rk的距离,α∈[3,5]为路径衰落因子,||·||F表示求向量的Frobenius‑范数,
表示求
有最大值时所对应的中继序号,把具有最大Frobenius‑范数的中继节点Rk记为参考中继节点;(2)根据余弦相似度的定义式
计算信源S到第n个中继节点Rn的信道增益向量
与S到参考中继节点Rk的信道增益向量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其中,H表示共轭转置,|·|表示模值运算,cosθnk和θnk为信道增益向量
与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值和夹角,假定αnk表征信道增益向量
与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相关信息,且设αkk=1,接下来,将计算所得的余弦相似度按升序排列,如果
和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排在第p位,则αnk=p+1,1≤p≤Nt且p≠k;(3)信道系数表示为
其中
和
分别是第l根发射天线到第n个中继之间信道系数的幅度和相位,设信道系数幅度最大的发射天线称为参考发射天线i,即
把信道系数
的相位
称为参考相位,确定表征中继节点CSI参数αnk后,信源每根发射天线到各个中继节点Rn,n=1,2,…,N,的CSI用参数βln和γln表示,分别代表着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到中继节点Rn所对应的信道系数幅度信息以及相位信息,βln定义为信道系数幅度按降序排序的顺序,如果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到第n个中继节点链路间的信道系数
为第q大的值,则βln=q,1≤l≤Nt且βin=1;相位信息参数γln表示为
其中
表示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γln表示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距参考发射天线i发送第一个符号的最近符号的序号,1≤γln≤M,得到γin=1;(4)先选择中继节点的log2N个比特映射表示为G(N)(αnk),其中,G(x)表示x阶PSK调制方式相对应的格雷码;再对中继节点Rn选择发射天线的log2Nt个比特映射关系为G(Nt)(βln);最后,相应的星座图符号的选择的log2M个比特映射表示为
信源发送的log2N+log2Nt+log2M个信息比特映射为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发送至中继节点Rn的第m个调制符号的关系确定,所有可能的信息比特到符号的映射都能由上述步骤构建得到,进而构成映射表;2)在通信传输过程的第一时隙,根据比特到符号的映射关系,信源将发送矢量x发送至中继节点Rn,中继节点Rn接收到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
是信源第l根发射天线到中继节点Rn的信道系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的复高斯随机分布,
为S到Rn链路之间的信道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N0的复高斯分布,PS=δP是信源的发送功率,P为系统的总功率,δ∈(0,1]为功率分配比;3)在通信传输过程的第二个时隙,中继节点采用AF协议或者DF协议向目的节点转发信息,目的节点采用ML检测算法解调接收到的信号,其具体过程步骤如下:(1)中继节点Rn采用AF协议:中继节点Rn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转发至目的节点D,则目的节点D在第二个传输时隙接收到中继放大转发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
为放大系数,
是中继节点Rn到D的信道系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的复高斯随机分布且![]()
为中继节点Rn到D的距离,
为Rn到D链路间的信道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N0的复高斯分布,PR是中继的发送功率,设置为PR=(1‑δ)P,
经噪声归一化后表示为
其中![]()
为归一化噪声,最后目的节点采用ML检测得到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
信源发射天线序号
以及调制符号的估计值
ML检测准则为
其中
表示求
有最小值时所对应的中继节点序号,信源发射天线序号和调制符号;(2)中继节点Rn采用DF协议:中继节点Rn将接收到的信号译码再编码发送到目的节点D,D接收到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
为Rn到D链路间的信道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N0的复高斯分布,目的节点采用ML检测得到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
信源发射天线序号
以及调制符号的估计值
ML检测准则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5873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