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削圆锥滚子球基面的专用磨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0654.5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洛平;闫姣姣;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立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1/04;B24B27/00 |
代理公司: | 41112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战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磨削圆锥滚子球基面的专用磨床使用方法,该专用磨床是在无磁贯穿磨床基础上的改进磨床,专用磨床不改变无磁贯穿磨床的砂轮装置和砂轮修型装置,只改变工件回转台的结构形式,但对砂轮装置和砂轮修型装置赋予了新的要求,在工件回转台的结构改变以及新的要求结合下解决圆锥滚子调整难度大、运动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轴向窜动、磨削精度低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磨床 磨床 圆锥滚子 磨削 砂轮 工件回转台 砂轮装置 修型装置 球基 无磁 运动稳定性 轴向窜动 贯穿 赋予 改进 | ||
【主权项】:
1.一种磨削圆锥滚子球基面的专用磨床使用方法,所述专用磨床包括底座(1)、花岗岩石板(2)、工件回转台(3)、砂轮装置(4)及砂轮修型装置(5),其中在砂轮装置(4)中含有砂轮(4.1)、砂轮电机(4.2)、皮带(4.3)、砂轮轴(4.4)及砂轮支架(4.5),在砂轮修型装置(5)中含有前后电机(5.1)、前后丝杠(5.2)、前后螺母(5.3)、左右电机(5.4)、左右丝杠(5.5)、左右螺母(5.6)、金刚笔底板(5.7)、金刚笔座(5.8)、金刚笔(5.9)、修型底座(5.10)、修型底板(5.11)及修型滑板(5.12),花岗岩石板(2)联接固定在底座(1)上端右侧,工件回转台(3)联接固定在花岗岩石板(2)的右上端,砂轮装置(4)通过两砂轮支架(4.5)联接固定在花岗岩石板(2)的左端上方两侧,砂轮电机(4.2)联接固定在一砂轮支架(4.5)的左上方,砂轮轴(4.4)穿过砂轮(4.1)内孔被联接固定在两砂轮支架(4.5)上,砂轮电机(4.2)输出轴上的小带轮通过皮带(4.3)与砂轮轴(4.4)上的大带轮联接;砂轮修型装置(5)通过修型底座(5.10)联接固定在底座(1)的左上端且其处于砂轮装置(4)的左侧,修型底板(5.11)联接固定在修型底座(5.10)上方,前后电机(5.1)联接固定在修型底座(5.10)的前端外侧,前后丝杠(5.2)与前后电机(5.1)联接,在前后丝杠(5.2)上旋接有前后螺母(5.3),前后螺母(5.3)则联接固定在修型滑板(5.12)的前方底部,修型滑板(5.12)通过滑块与修型底板(5.11)上方左右两侧的滑动导轨联接,通过前后电机(5.1)使前后丝杠(5.2)旋转以带动前后螺母(5.3)移动并使修型滑板(5.12)前后移动,左右电机(5.4)联接固定在修型滑板(5.12)的左端外侧,左右丝杠(5.5)与左右电机(5.4)联接,在左右丝杠(5.5)上旋接左右螺母(5.6),而左右螺母(5.6)则联接固定在金刚笔底板(5.7)的左端外侧,金刚笔座(5.8)联接在金刚笔底板(5.7)的上方并能做一定角度的旋转,金刚笔(5.9)联接在金刚笔座(5.8)的内孔中,通过左右电机(5.4)使左右丝杠(5.5)旋转以带动左右螺母(5.6)移动并使金刚笔底板(5.7)移动以带动金刚笔(5.9)左右移动;其特征是:/n工件回转台(3)含有回转底座(3.1)、滑台电机(3.2)、滑台(3.3)、下回转盘(3.4)、上回转电机(3.5)、上皮带(3.6)、上回转盘(3.7)、齿盘(3.8)、缓冲定位装置(3.9)、下回转电机(3.10)、下皮带(3.11)及立柱(3.12),而缓冲定位装置(3.9)则含有待磨削的圆锥滚子(3.9.1)、空心齿轴(3.9.2)、磨支座(3.9.3)、定位轴(3.9.4)及缓冲轴套(3.9.5),磨支座(3.9.3)的左端下方设计有内凹圆弧;/n在工件回转台(3)中,回转底座(3.1)联接固定在花岗岩石板(2)的右上方,滑台(3.3)通过滑块与回转底座(3.1)的滑动导轨联接并通过滑台电机(3.2)驱动滑台(3.3)左右移动,下回转盘(3.4)联接固定在滑台(3.3)的上方左边,立柱(3.12)联接固定在滑台(3.3)的上方右边,下回转电机(3.10)和上回转电机(3.5)分别联接固定在立柱(3.12)的前后两侧,下回转电机(3.10)通过下皮带(3.11)驱动下回转盘(3.4)旋转,磨支座(3.9.3)的左端下方内凹圆弧紧靠在下回转盘(3.4)的上方凸外缘,圆锥滚子(3.9.1)的外锥面与空心齿轴(3.9.2)的内锥孔完全结合以实现其自动定位,空心齿轴(3.9.2)联接在磨支座(3.9.3)的轴承孔内,空心齿轴(3.9.2)的外轮齿与齿盘(3.8)的轮齿相互啮合,在空心齿轴(3.9.2)的后端内孔联接缓冲轴套(3.9.5),缓冲轴套(3.9.5)的内孔中联接有配装推力轴承的定位轴(3.9.4),定位轴(3.9.4)的后端外螺纹旋接在磨支座(3.9.3)的内螺纹孔中,下回转电机(3.10)启动时缓冲定位装置(3.9)绕下回转盘(3.4)中心轴线旋转并使圆锥滚子(3.9.1)实施公转;上回转盘(3.7)的中间锥孔与下回转盘(3.4)的锥轴配合联接定位,齿盘(3.8)联接固定在上回转盘(3.7)的下端外缘处,通过启动上回转电机(3.5)并在上皮带(3.6)的作用下使上回转盘(3.7)旋转以使齿盘(3.8)旋转,再使空心齿轴旋转以实现圆锥滚子(3.9.1)实施自转;/n磨削时通过下回转电机(3.10)启动带动下回转盘(3.4)使缓冲定位装置(3.9)绕下回转盘(3.4)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实现圆锥滚子(3.9.1)的公转,通过上回转电机(3.5)启动带动上皮带(3.6)使上回转盘(3.7)旋转再使齿盘(3.8)旋转以拖动缓冲定位装置(3.9)中的空心齿轴(3.9.2)旋转以实现圆锥滚子(3.9.1)的自转,待磨削的圆锥滚子经自转和公转后通过球曲面成型的砂轮(4.1)在磨削区得到磨削,能有效避免圆锥滚子在磨削时产生打滑、侧摆现象,进而减少圆锥滚子的端面圆跳动公差,提高不同曲率半径圆锥滚子的磨削加工精度和磨削效率。/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立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立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5065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