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9284.X | 申请日: | 2019-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宗;轩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051 | 分类号: | B01J27/0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金属片(贵金属或非贵金属)作为金属的前驱体和电化学阳极,二维材料作为阴极;通过控制金属片的阳极电位,控制体系内金属活性种的浓度在10‑10~10‑6 g/ml,经过1~24小时的电沉积,可以制备出不同单原子掺杂浓度范围的二维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具有高的电催化析氢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材料 单原子 制备 掺杂的 电化学沉积 金属片 阴极 制备技术领域 电催化析氢 电化学阳极 非贵金属 还原性能 金属活性 阳极电位 贵金属 电沉积 电催化 前驱体 二氧化碳 掺杂 金属 | ||
【主权项】:
1.一种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以二维材料作为对电极,金属作为工作电极,采用计时电位和循环伏安法进行电沉积,控制工作电极电位在0~2.6 V ,在此工作电位下金属溶解,控制反应体系中金属活性种的浓度,使金属活性种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二维材料电极表面,通过对二维材料表面缺陷的控制,在不同的位点发生沉积,在还原电位下,金属发生还原,即可制备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控制电沉积时间为1~24 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2928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