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4761.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淑敏;李燕山;尹自友;王颖;隋启君;李先平;杨琼芬;洪健康;白建明;徐宁生;谢家华;朱维贤;余昆;康桂辉;孙文;蒋伟;卢丽丽;包丽仙;杨妍;刘凌云;潘哲超;姚春光;张磊;赵志坚;曹继芬;霍超;吴郁青;夏白梅;田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1/00;A01C1/06;A01C21/00;A01G13/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地址: | 65005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属于种植领域,该方法包括:马铃薯品种选择、种薯催芽、种薯包衣处理、确定播期、整地、早施N、P底肥、种薯带芽播种起垄、覆膜、在垄上搭小拱棚、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和马铃薯疫病防治。本发明有效促进早出苗、早结薯,提高块茎大薯率,克服马铃薯播后施N肥延迟结薯等的缺点以及大薯率不高和易发生空心、褐斑的问题,同时叶面肥+木霉菌生物菌剂防控疫病,是一种绿色生态无残留的防控措施。本发明使马铃薯提早上市有效增产、增收;是冬小春马铃薯在极度匮乏季节提早进入我国新鲜蔬菜市场,同时可以促进薯农增加收入的一种种植技术,适合在西南中低海拔区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种薯 马铃薯种植 块茎 薯率 马铃薯品种 底肥 包衣处理 播种起垄 低海拔区 绿色生态 生物菌剂 新鲜蔬菜 疫病防治 有效促进 木霉菌 无残留 小拱棚 叶面肥 出苗 播期 催芽 覆膜 整地 种植 延迟 疫病 增产 收入 | ||
【主权项】:
1.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马铃薯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中低海拔区冬作、早春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步骤(2)、种薯催芽: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播种前30‑40天,将种薯直接埋在大棚的土里20cm左右处,浇水润湿土壤,土壤含水量在30‑40%,或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用薄被盖起,室温保持在18‑25度,催芽至有芽芽长1‑3cm;步骤(3)、种薯包衣处理:播前7‑8天切块,切块用的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再切,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个芽,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喷雾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1‑2天,之后进行播种;步骤(4)、确定播期:冬作马铃薯播期确定在10月底‑11月中旬,早春作马铃薯播期在12月底‑1月初;步骤(5)、整地、早施N、P底肥:在播前7‑10天,在稻茬上均匀撒施尿素和钙镁磷肥,然后渗水,地凉干后旋耕细耙;步骤(6)、种薯带芽播种起垄:采用大垄3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株距15‑20cm;下种深度为10cm‑18cm,种薯带芽切面朝下,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步骤(7)、覆膜:播种起垄后,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180‑200cm,厚0.008~0.01mm的白色地膜,膜上间隔均匀覆土;步骤(8)、在垄上搭小拱棚步骤(9)、控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在马铃薯现蕾到开花期,喷施60‑90ppm的多效唑1‑2次,株高控制在40‑60cm;步骤(10)、马铃薯疫病防治:进行马铃薯疫病防治;3‑4月中旬,待块茎直径为5‑8cm时,提早收获提早上市或调整收获期,适期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2476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芨种子直播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断附子生殖生长的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