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奥氏体晶粒细化的热循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3904.4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6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J.W.沃森;P.凯利;M.舒伦;W.N.布莱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科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2;C22C38/22;C22C3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肖靖泉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薄金属带材和制造薄金属带材的方法。这样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将薄金属带材冷却至等于或小于贝氏体或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B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奥氏体 晶粒 细化 循环 | ||
【主权项】:
1.制造具有来自较细原奥氏体的较细马氏体的薄金属带材的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对能反向旋转的铸造辊,其将铸造表面横向安置成在所述铸造辊之间的夹区处形成通过其能够铸造具有小于5mm厚度的薄金属带材的间隙,提供适合于将熔融金属输送到所述夹区上方以形成铸造池的金属输送系统,所述铸造池担载于该对能反向旋转的铸造辊的铸造表面上并且在所述铸造辊的末端处被限制,将用于产生包括以下组成的薄金属带材的熔融金属输送至所述金属输送系统:以重量计,0.20%‑0.35%碳,小于1.0%铬,小于1.0%镍,0.7%‑2.0%锰,0.10%‑0.50%硅,0.1%‑1.0%铜,小于0.08%铌,小于0.08%钒,小于0.5%钼,硅镇静的且铝小于0.01%;将所述熔融金属从金属输送系统输送至夹区上方以形成所述铸造池;使该对能反向旋转的铸造辊反向旋转以在所述铸造辊的铸造表面上形成金属壳,其在所述夹区处被组合在一起以向下输送薄金属带材,所述薄金属带材具有小于5mm的厚度,将所述薄金属带材冷却至等于或小于贝氏体或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BS或MS的温度,从而相应地在所述薄金属带材内形成贝氏体和/或马氏体,将所述薄金属带材再加热至等于或大于转变温度Ac3的再加热温度并且将所述薄金属带材在所述再加热温度下保持至少2秒并且由此在所述薄金属带材内形成奥氏体,其中至少75%的奥氏体晶粒具有等于或小于15μm的晶粒尺寸,和将所述薄金属带材快速再冷却至等于或小于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的温度并且由此在所述薄金属带材内由较细原奥氏体提供较细马氏体,其中至少75%的较细原奥氏体晶粒具有等于或小于15μm的晶粒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科尔公司,未经纽科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800139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