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肟酯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4717.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良智;三原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迪科 |
主分类号: | C07D405/10 | 分类号: | C07D405/10;C07D307/80;C07D333/56;C07D405/14;C07D409/10;C07D409/14;C07D417/10;C07D417/14;C08F2/48;G03F7/004;G03F7/03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式(Iα)或(Iβ)表示的肟酯化合物。(式中,R1~R6及R101~R108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或羧基等,R1~R6及R101~R108中任一个为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R7~R11及R109~R113分别独立地表示通式(IIIα)或(IIIβ)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或羧基等,R7~R11及R109~R113中至少一个为通式(IIIα)或(IIIβ)所表示的基团,X1及X101表示不存在、直接键合、‑CO‑、‑O‑或‑S‑(详细情况参照说明书)。) |
||
搜索关键词: | 肟酯化合物 卤素原子 氢原子 氰基 硝基 羟基 羧基 光聚合引发剂 直接键合 式中 | ||
【主权项】:
1.一种肟酯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Iα)或(Iβ)表示,
式中,R1、R2、R3、R4、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R21、OR21、SR21、NR22R23、COR21、SOR21、SO2R21或CONR22R23,R1、R2、R3、R4、R5及R6中至少一个是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R7、R8、R9、R10及R11分别独立地表示下述通式(IIIα)所表示的基团、下述通式(IIIβ)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R21、OR21、SR21、NR22R23、COR21、SOR21、SO2R21或CONR22R23,R7、R8、R9、R10及R11中至少一个是下述通式(IIIα)所表示的基团或下述通式(IIIβ)所表示的基团,R21、R22及R2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R21、R22及R23所表示的基团中的氢原子有时被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氨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环氧基、乙烯基、乙烯醚基、巯基、异氰酸酯基或含杂环基取代,碳原子数为2~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中的亚甲基有时被‑O‑、‑CO‑、‑COO‑、‑OCO‑、‑NR24‑、‑NR24CO‑、‑S‑、‑CS‑、‑SO2‑、‑SCO‑、‑COS‑、‑OCS‑或‑CSO‑取代,R2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1表示不存在、直接键合、‑CO‑、‑O‑或‑S‑,R1和R2、R2和R3、R3和R4、R5和R6、R6和R7、R7和R8、R8和R9、R9和R10、R10和R11、及R11和R1有时键合而形成环;
式中,R31及R3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R31及R32所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的氢原子有时被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氨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环氧基、乙烯基、乙烯醚基、巯基、异氰酸酯基或含杂环基取代,R31及R32所表示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中的亚甲基有时被‑O‑、‑CO‑、‑COO‑、‑OCO‑、‑NR33‑、‑NR33CO‑、‑S‑、‑CS‑、‑SO2‑、‑SCO‑、‑COS‑、‑OCS‑或‑CSO‑取代,R3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n表示0或1,*表示键合部位;
式中,R41、R42、R43、R44、R45、R46、R47、R48、R49及R5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R51、OR51、SR51、NR52R53、COR51、SOR51、SO2R51或CONR52R53,R51、R52及R5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R51、R52及R53所表示的基团中的氢原子有时被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氨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环氧基、乙烯基、乙烯醚基、巯基、异氰酸酯基或含杂环基取代,碳原子数为2~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中的亚甲基有时被‑O‑、‑CO‑、‑COO‑、‑OCO‑、‑NR54‑、‑NR54CO‑、‑S‑、‑CS‑、‑SO2‑、‑SCO‑、‑COS‑、‑OCS‑或‑CSO‑取代,X2及X3表示‑O‑、‑S‑或‑NR54‑,R5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表示键合部位;
式中,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及R108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R121、OR121、SR121、NR122R123、COR121、SOR121、SO2R121或CONR122R123,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及R108中至少一个是上述通式(II)所表示的基团,R109、R110、R111、R112及R113分别独立地表示上述通式(IIIα)所表示的基团、上述通式(IIIβ)所表示的基团、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R121、OR121、SR121、NR122R123、COR121、SOR121、SO2R121或CONR122R123,R109、R110、R111、R112及R113中至少一个是下述通式(IIIα)所表示的基团或下述通式(IIIβ)所表示的基团,R121、R122及R12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R121、R122及R123所表示的基团中的氢原子有时被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氨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环氧基、乙烯基、乙烯醚基、巯基、异氰酸酯基或含杂环基取代,碳原子数为2~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含杂环基中的亚甲基有时被‑O‑、‑CO‑、‑COO‑、‑OCO‑、‑NR124‑、‑NR124CO‑、‑S‑、‑CS‑、‑SO2‑、‑SCO‑、‑COS‑、‑OCS‑或‑CSO‑取代,R12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X101表示不存在、直接键合、‑CO‑、‑O‑或‑S‑,R101和R102、R102和R103、R103和R104、R105和R106、R106和R107、R107和R108、R108和R109、R109和R110、R110和R111、R111和R112、R112和R113及R113和R101有时键合而形成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迪科,未经株式会社艾迪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8000471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