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及其脚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8302.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34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友军;刘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25J17/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全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机器人及其脚部结构,该机器人的脚部结构包括脚部主体和用以带动脚部主体运动的转接支架,其中,脚部主体包括中间部分连接有转接支架的脚背壳和设有承载壁和触地壁的脚板,其中,脚板的承载壁连接于脚背壳上并盖合脚背壳的空腔,触地壁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层。本实用新型,在不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无需复杂化脚部结构的前提下,将缓冲层在靠近触地壁的一侧上与触地壁之间形成为中间内凹结构,从而使缓冲层在脚部主体行走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变形,以进一步加强对地面的反作用冲击力的吸收或缓冲。该机器人及其脚部结构,冲击力的吸收能力得到加强,行走的步态更加平稳和自然。 | ||
搜索关键词: | 脚部结构 脚部主体 地壁 脚背 缓冲层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转接支架 承载壁 脚板 冲击力 机器人技术领域 地面接触 吸收能力 行走过程 增加生产 中间内凹 步态 盖合 缓冲 空腔 变形 吸收 | ||
【主权项】:
1.机器人的脚部结构,包括脚部主体和用以在腿部的带动下联动所述脚部主体运动的转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主体包括:/n脚背壳,内壁围成有空腔,中间部分连接有所述转接支架;和/n脚板,设有承载壁和触地壁,所述承载壁连接于所述脚背壳上并盖合所述空腔,所述触地壁上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缓冲层;/n其中,于脚部前后行进的方向上,所述缓冲层在靠近所述触地壁的一侧上与所述触地壁之间形成为中间内凹结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27830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