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植物培育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9139.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荣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植物培育箱,其结构包括蓄水箱、固定装置和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植物培育箱,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固定板的顶端面,通过向下移动培育皿使卡柱向下移动,从而使卡柱固定在卡槽内,从而使培育皿固定在放置槽内,解决了培育皿容易倾倒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补水装置在蓄水箱的顶端,从而通过液压传感器检测到蓄水箱内部水压的大小,并且将检测的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内,当检测的水下小于最小设定值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打开第二水泵从而通过连接管将外部的水源吸入蓄水箱内,当水压大于最大设定值时停止使第二水泵供水,解决了无法准确的对幼苗补水用的蓄水箱的水位进行控制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箱 本实用新型 温湿度控制 补水装置 固定装置 向下移动 植物培育 水压 卡柱 水泵 检测 培育 蓄水 微处理器控制 液压传感器 微处理器 智能 信号传输 最大设定 最小设定 顶端面 放置槽 固定板 连接管 补水 卡槽 吸入 幼苗 倾倒 水位 水源 供水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植物培育箱,包括箱体(1)、开关门(2)、培育室(3)、固定板(4)、培育皿(6)、加热器(7)、温湿度传感器(8)、蓄水箱(9)、第一水泵(10)、螺旋喷头(11)、外壳(12)、控制按钮(13)、显示器(15)、PCB板(16)、微处理器(17)、第一端口(18)、第二端口(19)、第三端口(20)、第四端口(21)、第五端口(22)、第六端口(23)和第七端口(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5)和补水装置(14),所述开关门(2)后端面中部通过铰链与箱体(1)前端面右侧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培育室(3)设置于箱体(1)前端面中部内侧,所述固定板(4)左右端面中部与培育室(3)内侧左右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装置(5)底端面中部与固定板(4)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培育皿(6)外侧底端与固定装置(5)内侧端面顶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加热器(7)设置于培育室(3)左右端面顶侧中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外侧后端与培育室(3)内侧后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蓄水箱(9)底端面四端与箱体(1)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0)底端面前侧中部与箱体(1)顶端面前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一水泵(10)底端面后侧中部和后端面中部分别贯穿于箱体(1)顶端面前侧中和蓄水箱(9)前端面底侧中部,所述螺旋喷头(11)内侧顶端与第一水泵(10)底端面后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外壳(12)右端面四端与箱体(1)左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按钮(13)右端面与外壳(12)左端面底侧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补水装置(14)底端面中部与蓄水箱(9)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显示器(15)右端面四端与外壳(12)左端面顶侧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PCB板(16)右端面四端与外壳(12)内部右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7)右端面四端与PCB板(16)左端面中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一端口(18)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后侧底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二端口(19)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后侧底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三端口(20)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后侧中部进行焊接,所述第四端口(21)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后侧顶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五端口(22)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前侧底部进行焊接,所述第六端口(23)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前侧中部进行焊接,所述第七端口(24)右端面中部与PCB板(16)左端面前侧顶部进行焊接,所述固定装置(5)由底座(51)、放置槽(52)、卡槽(53)、防滑纹(54)和卡柱(55)组成,所述放置槽(52)设置于底座(51)顶端面中部内侧,所述卡槽(53)设置于放置槽(52)内侧四端,所述防滑纹(54)设置于卡槽(53)内侧端面,所述卡柱(55)设置于培育皿(6)外侧四端,并且卡柱(55)外侧端面与卡槽(53)内侧端面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底座(51)底端面中部固定板(4)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补水装置(14)由液压传感器(141)、第二水泵(142)、进水管(143)、连接器(144)、过滤网(145)、空腔(146)、连接管(147)、排料口(148)和塞块(149)组成,所述液压传感器(141)外侧后端与蓄水箱(9)内侧后端面底侧中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进水管(143)底端面贯穿于蓄水箱(9)内侧顶端面中部,并且进水管(143)内侧顶端与第二水泵(142)底端面后侧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器(144)内侧前后端分别与第二水泵(142)外侧后端中部和连接管(147)外侧前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网(145)顶端面中部和底端面中部分别与连接器(144)内侧顶端面前部和内侧底端面前部进行插接,所述空腔(146)设置于连接器(144)内侧中部,所述排料口(148)设置于连接器(144)底端面中部内侧,所述塞块(149)外侧顶端与排料口(148)内侧端面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42)底端面中部与蓄水箱(9)顶端面中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器(7)、温湿度传感器(8)、第一水泵(10)、控制按钮(13)、显示器(15)、液压传感器(141)和第二水泵(142)分别通过第一端口(18)、第二端口(19)、第三端口(20)、第四端口(21)、第五端口(22)、第六端口(23)和第七端口(24)与微处理器(17)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13)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荣,未经王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7913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