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下肢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96173.4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玲;董莉;孔练花;陈念;沈艳;刘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32270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下肢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旋转装置。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支面和第一缓冲垫,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形状相同,第一支杆的旋转端弯折成圆弧状,且此端的端面为圆滑弧面,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端平齐地平行设置,中间下凹的第一支面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固定连接,且第一支面的上端不延伸至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旋转端的端部,第一缓冲垫贴合于第一支面地固定设置于第一支面的上表面,第一支面上端留有一段暴露于第一缓冲垫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下肢固定器的两支架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可以在固定之前根据病人的腿部状况调节角度,满足了不同病人的需求。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杆 支架 缓冲垫 支面 本实用新型 下肢固定器 可调节 上端 固定设置 平行设置 旋转装置 圆滑弧面 支杆固定 中间下凹 上表面 旋转端 圆弧状 平齐 贴合 腿部 弯折 暴露 延伸 | ||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下肢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旋转装置;/n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支面和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杆的旋转端弯折成圆弧状,且此端的端面为圆滑弧面,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两端平齐地平行设置,中间下凹的所述第一支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面的上端不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旋转端的端部,所述第一缓冲垫贴合于所述第一支面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面上端留有一段暴露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之外;/n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第二支面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支杆的旋转端弯折成圆弧状,且此端的端面为圆滑弧面,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两端平齐地平行设置,中间下凹的所述第二支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支面的上端不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杆和所述第四支杆的旋转端的端部,所述第二缓冲垫贴合于所述第二支面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面上端留有一段暴露于所述第二缓冲垫之外;/n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把手、固定杆和调节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杆的旋转端具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支杆的旋转端具有第二孔、所述第三支杆的旋转端具有第三孔,所述第四支杆的旋转端具有第四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三孔重合,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四孔重合,所述固定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第四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所述调节把手从另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并抵住所述第三支杆。/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9617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