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变频器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7613.9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杰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4 | 分类号: | H02P27/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变频器节能装置,包括外框、换气孔、防护网、储液箱、进液孔、翻盖、进液管、冷凝管、电机箱、驱动电机、转轴、扇叶、变频器、底座、废液槽、集液孔、集液槽和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吸液管、压力泵和导液管,通过进液孔向储液箱内倒入冷凝液,冷凝液通过进液管进入冷凝管中,冷凝液在冷凝管中吸收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冷凝管通过橡皮滴孔滴入废液槽中,废液槽中的冷凝液通过集液孔缓慢的流入集液槽中,压力泵通过吸液管将集液槽中的冷凝液吸收,再通过导液管将冷凝液输送到储液箱内,将冷凝液循环使用,通过对变频器持续的进行散热,使其运作过程中的热量得以散发,节约电量消耗,并保护变频器的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液 变频器 冷凝管 废液槽 集液槽 节能装置 循环装置 导液管 集液孔 进液管 进液孔 吸液管 压力泵 储液 本实用新型 电量消耗 驱动电机 翻盖 储液箱 电机箱 防护网 换气孔 散热 滴孔 滴入 底座 扇叶 外框 吸收 转轴 橡皮 散发 节约 运作 | ||
【主权项】:
1.一种工程变频器节能装置,包括外框(1)、换气孔(2)、防护网(3)、储液箱(4)、进液孔(5)、翻盖(6)、进液管(7)、冷凝管(8)、电机箱(9)、驱动电机(10)、转轴(11)、扇叶(12)、变频器(13)、底座(14)、废液槽(15)、集液孔(16)、集液槽(17)和循环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上开设有换气孔(2),所述换气孔(2)的内部设有防护网(3),所述外框(1)的内部设有储液箱(4),所述储液箱(4)的上方开设有进液孔(5),所述进液孔(5)的上方设有翻盖(6),所述储液箱(4)的下方连接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远离储液箱(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冷凝管(8)上,所述冷凝管(8)的上方设有电机箱(9),所述电机箱(9)固定安装在外框(1)上,所述电机箱(9)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在电机箱(9)内,所述驱动电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远离驱动电机(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2),所述扇叶(12)的下方设有变频器(13),所述变频器(13)固定安装在底座(14)上,所述底座(14)固定安装在外框(1)上,所述冷凝管(8)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废液槽(15),所述废液槽(15)的下方开设有集液孔(16),所述集液孔(16)的下方开设有集液槽(17),所述集液槽(17)通过循环装置(18)将内部的冷凝液再次输送到储液箱(4)中;所述循环装置(18)包括吸液管(181)、压力泵(182)和导液管(183),所述吸液管(181)的一端连接在集液槽(17)的内部,所述吸液管(18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力泵(182)上,所述压力泵(18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液管(183),所述导液管(183)远离压力泵(1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液箱(4)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杰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杰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476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电机的节电器
- 下一篇:变频降压式电动机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