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排除酸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784.2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鼎泰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11570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除酸雾的装置,包括:操作室,设置有抽风窗口;石墨消解仪,置于操作室内;第一空气泵,与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第二空气泵,与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第三空气泵,与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空气泵与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使得通过第一空气泵向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输送正压空气。这样就通过该正压空气将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的酸雾向外赶出,使得酸雾无法进入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部各机械和电子器件中,最终通过抽风窗口将正压空气连通酸雾一通抽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石墨消解仪内的酸雾的浓度过高,进而腐蚀石墨消解仪的机械与电子器件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消解 酸雾 腔体 正压空气 气泵 抽风 本实用新型 电子器件 空气泵 消解仪 体内 腔体内部 操作室 连通 抽出 腐蚀 室内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排除酸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操作室,所述操作室上设置有抽风窗口;/n石墨消解仪,所述石墨消解仪置于所述操作室内;/n第一空气泵,所述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用于向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输送正压空气;/n第二空气泵,所述第二空气泵与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用于向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输送正压空气;/n第三空气泵,所述第三空气泵与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用于向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输送正压空气;/n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输气管道,所述第一输气管道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空气泵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输气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一输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第二输气管道,所述第二输气管道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空气泵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输气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二输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二出气口和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正压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泵由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输气管道,并由第二出气口传输至石墨消解仪的腔体的腔体内;第三输气管道,所述第三输气管道包括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空气泵通过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三输气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三输气管道通过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连接;正压空气通过第三空气泵由第三进气口进入第三输气管道,并由第三出气口传输至石墨消解仪的腔体的腔体内;/n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子阀,所述第一电子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气管上;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子阀连接,用于信号传输;/n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一浓度检测仪固定于所述石墨消解仪内壁的第一部位上,用于检测所述石墨消解仪内的第一区域的酸雾浓度;/n所述第一空气泵与所述石墨消解仪底部的腔体连接,使所述第一空气泵输入的正压空气由所述石墨消解仪的底部进入腔体内;/n其中,所述石墨消解仪的外壳部位还开设有第一出雾孔;所述第一出雾孔设置在与第一充气部位相对立的石墨消解仪外壳部位的另一侧面,且所述第一出雾孔的出雾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由第一空气泵输出的正压空气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输气管道,并由第一出气口传输至石墨消解仪的腔体内,并在第一方向上进行传输以经过所述石墨消解仪的腔体,最后在第一方向上输送的正压空气通过携带在第一方向周围的酸雾,并最终由第一出雾孔排除;所述第一出雾孔包括:第一上侧壁、第二上侧壁、第三上侧壁、第四上侧壁、第五上侧壁、第一下侧壁、第二下侧壁、第三下侧壁、第四下侧壁和第五下侧壁;且所述第一上侧壁的头部朝向石墨消解仪外壳部位的外侧,所述第一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二上侧壁的头部相连,所述第二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三上侧壁的头部相连,所述第三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四上侧壁的头部相连,所述第四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五上侧壁的头部相连,所述第五上侧壁的尾部朝向石墨消解仪外壳部位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二上侧壁的头部构成第一上转折角,所述第二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三上侧壁的头部构成第二上转折角,所述第三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四上侧壁的头部构成第三上转折角,所述第四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第五上侧壁的头部构成第四上转折角,所述第五上侧壁的尾部和所述石墨消解仪外壳部位的内侧构成第五上转折角,且所述第一上转折角、第二上转折角、第三上转折角、第四上转折角和第五上转折角均为锐角,且所述第一上转折角、第二上转折角、第三上转折角、第四上转折角和第五上转折角的角度依次增大,且第四上侧壁的长度大于第二上侧壁的长度。/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鼎泰高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鼎泰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0978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浮式流动透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粒砖硬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