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矿山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固定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4956.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燕;赵俊峰;窦建波;陈兴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F16M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杨小东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昆明市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下矿山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固定支柱,包括:第一支撑组件以及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第二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旋转折叠在一起,易于携带,而且在设置是同时其提供给连接杆两个位置的支撑,一根立柱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两根立柱的效果。所述固定立柱上设有BIM定位片,所述BIM定位片为二维码或三维码,所述BIM定位片携带位置信息,方便记录。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组件 定位片 三维激光扫描 地下矿山 固定支柱 采空区 本实用新型 第二支撑件 固定立柱 连接组件 携带位置 旋转折叠 转动连接 二维码 连接杆 支撑件 三维 携带 记录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矿山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固定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以及通过连接组件(3)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上的第二支撑组件(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立柱(11)、第一套筒(12)、千斤顶(13)、定位销座(14)、定位销(15)、第一曲臂(16)和第三套筒(17),所述第一立柱(11)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另一端与所述千斤顶(1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臂(16)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臂(16)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1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2)和第三套筒(17)的轴线在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定位销座(14)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12)侧壁上相反于所述第一立柱(11)的位置,所述定位销座(14)具有一轴线与第一套筒(12)轴线平行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15)插接在所述定位销座(14)内;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第二立柱(21)、第二套筒(22)、第一调节螺钉(23)、第二曲臂(24)、第四套筒(25)和第二调节螺钉(26),所述第二立柱(21)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2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1)靠近所述第二套筒(22)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销(15)的定位孔(211),所述第二曲臂(24)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曲臂(24)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套筒(2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2)和第四套筒(25)的轴线在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套筒(2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钉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螺钉(23)设置在所述第一螺钉调节孔内,所述第四套筒(25)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钉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螺钉(26)设置在所述第二螺钉调节孔内;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轴筒(31)和第二轴筒(32),所述第一轴筒(3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12)与第二套筒(22),所述第一轴筒(31)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筒(12)、第二套筒(22)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轴筒(31)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轴筒(31)的凸缘抵顶在所述第一套筒(12)相反所述第二套筒(22)的端面,所述第一轴筒(31)上设置有多个允许所述第一调节螺钉(23)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轴筒(32)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套筒(17)与第四套筒(25),所述第二轴筒(32)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套筒(17)、第四套筒(25)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轴筒(32)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二轴筒(32)的凸缘抵顶在所述第三套筒(17)相反所述第四套筒(25)的端面,所述第二轴筒(32)上设置有多个允许所述第二调节螺钉(26)通过的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29495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