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泥沙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5754.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丰;张国华;卞新华;邹凤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20 | 分类号: | F26B11/20;F26B21/00;F26B25/04;F26B25/02;F26B25/00;B02C18/14;B02C18/18;B02C18/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泥沙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池、集尘机构、冷却池、净气管;所述干燥池开有用于导入高温干燥空气的进风口,在进风口的下方设有用于干燥泥沙的干燥组件,干燥组件连通有用于输送泥沙的进料管,干燥组件下方还设有缩口式出料口与出气口,出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料池,出气口与集尘机构相通,集尘机构与冷却池相通,冷却池与净气管相通,净气管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温空气加上滚筒式干燥泥沙的方式,比传统的通过在干燥池内设置搅拌组件加加热组件的方式干燥效果更明显,保证重复利用的泥沙的干燥均衡度。集尘机构能够有效将干燥之后飞散的泥尘集中收集处理,避免造成建筑环境的污染,保证了施工建筑的环保性。 | ||
搜索关键词: | 泥沙 集尘机构 干燥组件 干燥池 净气管 冷却池 本实用新型 干燥装置 建筑施工 相通 出料口 出气口 进风口 高温干燥空气 滚筒式干燥 干燥效果 高温空气 管道连通 集中收集 加热组件 建筑环境 搅拌组件 施工建筑 外界相通 重复利用 储料池 传统的 环保性 进料管 飞散 泥尘 缩口 连通 保证 均衡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泥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池(1)、集尘机构、冷却池(18)、净气管(14);所述干燥池(1)开有用于导入高温干燥空气的进风口,在进风口的下方设有用于干燥泥沙的干燥组件,干燥组件连通有用于输送泥沙的进料管(27),干燥组件下方还设有缩口式出料口(22)与出气口,出料口(22)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料池,出气口与集尘机构相通,集尘机构与冷却池(18)相通,冷却池(18)与净气管(14)相通,净气管(14)与外界相通;其中干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干燥筒(30),干燥筒(30)侧壁上均布设有多个漏料孔,干燥筒(30)两圆形侧壁所在端均固定有向外延伸的进料通道,进料管(27)贯穿一进料通道与干燥池(1)连通,两进料通道外沿其周向均设有驱动齿盘(26)与固定件,进料通道与驱动齿盘(26)固定安装,进料通道与固定件转动安装,固定件通过与干燥池(1)固定设置的支撑架固定;驱动齿盘(26)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驱动齿盘(26)转动带动干燥筒(30)转动,干燥筒(30)转动带动干燥筒(30)内的泥沙转动干燥;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池(19)与多个竖直设置的U形集尘管(21),相邻两U形集尘管(21)之间通过内圆弧管(13)连通,位于第一安装位置U形集尘管(21)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出气口相通,位于最后安装位置U形集尘管(21)的出料端与冷却池(18)相通;其中每个U形集尘管(21)弧形底部均通过导尘管(20)与集尘池(19)连通,每个U形集尘管(21)出料端的竖直管内还设有用于拦截灰尘的拦截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64575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石膏模型烘干装置
- 下一篇:旋风式铜线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