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电源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3336.3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阳;谢谭带;张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27/28;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高频电源变压器,其包括骨架、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线包绕组、线包胶带及包磁芯胶带;其中,骨架包括主体部及引脚部;引脚部两侧依次设有八个引脚,包括高度低于引脚部的底部的第五引脚;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呈E字型,二者开口相对并嵌设于主体部;线包绕组绕制于柱体的外周表面,其包括辅助绕组、屏蔽绕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辅助绕组与屏蔽绕组为间隔交错绕线且屏蔽绕组的悬置线头设于第五引脚;次级绕组采用双绝缘线间隔交错绕线。线包胶带沿线包绕组的外周表面缠绕;包磁芯胶带包裹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本实用新型绕组结构设计合理优化,简化绕线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低了漏感,提高了变压器转换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磁芯 屏蔽绕组 引脚部 引脚 高频电源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 磁芯胶带 次级绕组 辅助绕组 间隔交错 外周表面 线包绕组 主体部 胶带 绕线 线包 变压器转换效率 线头 初级绕组 开口相对 绕线结构 绕组结构 生产效率 双绝缘线 漏感 嵌设 绕制 悬置 柱体 缠绕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高频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第一磁芯(2)、第二磁芯(3)、线包绕组(4)、线包胶带(5)及包磁芯胶带(6);其中,所述骨架(1)包括:主体部(11)及设置于主体部(11)两侧的引脚部(12);所述主体部(11)包括柱体(111)和装配孔(112),所述装配孔(112)设于所述柱体(111)内;所述引脚部(12)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引脚(P1)、第二引脚(P2)、第三引脚(P3)、第四引脚(P4)、第五引脚(P5)和第六引脚(P6),所述第五引脚(P5)高度低于其他引脚;其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七引脚(P7)、第八引脚(P8)、第九引脚(P9)、第十引脚(P10)和第十一引脚(P11);所述第一磁芯(2)和所述第二磁芯(3)呈E字型对称结构,二者开口相对设置于主体部(11),其中部嵌于所述装配孔(112)内;所述线包绕组(4)绕制于所述柱体(111)的外周表面,并置于所述柱体(111)与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的两端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线包绕组包括辅助绕组(41)、屏蔽绕组(42)、初级绕组(43)和次级绕组(44),所述辅助绕组(41)起始线头设于所述第一引脚(P1),其线尾设于所述第三引脚(P3),所述屏蔽绕组(42)起始线头设于所述第三引脚(P3),其悬置线头设于所述第五引脚(P5),所述辅助绕组(41)与屏蔽绕组(42)为间隔交错绕线,所述辅助绕组(41)的起绕点与第一引脚(P1)的距离等于所述屏蔽绕组(42)的起绕点与第三引脚(P3)的距离;所述初级绕组(43)起始线头设于所述第四引脚(P4),其线尾设于所述第六引脚(P6);所述次级绕组(44)采用双绝缘线间隔交错绕线,其起始线头设于所述第七引脚(P7),其线尾设于所述第十一引脚(P11);所述线包胶带(5)沿线包绕组(4)的外周表面缠绕;所述包磁芯胶带(6)沿第一磁芯(2)与第二磁芯(3)的对接方向缠绕包裹第一磁芯(2)及第二磁芯(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5033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隙式扁平铜线立绕环形电感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