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循环自动调节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52344.X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H01M8/04746 |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毛启程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循环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内层圆柱针尖结构,包括进气通道和针尖;中层圆柱喷嘴结构,嵌套于所述内层圆柱针尖结构上,且与针尖之间具有一预设间隙以形成气门;外层套筒结构,嵌套于中层圆柱喷嘴结构上,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用于接收从氢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排出的氢气;第二通道,用于接收氢燃料电池阳极出气口的气压,以推动喷嘴向靠近针尖的方向运动;第三通道,用于接收氢燃料电池阴极出气口的气压,以推动喷嘴向远离针尖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升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利用率,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同时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 ||
| 搜索关键词: | 氢燃料电池 针尖 嵌套 自动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 阳极出气口 氢气循环 圆柱喷嘴 针尖结构 喷嘴 内层 气压 中层 气门 阴极 氢气利用率 降低系统 进气通道 外层套筒 预设间隙 整体系统 制造成本 氢气 出气口 排出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循环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层圆柱针尖结构、中层圆柱喷嘴结构和外层套筒结构;其中:所述内层圆柱针尖结构,包括设置有法兰接口的圆柱形底座以及穿过所述底座的圆柱形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相对两端从所述底座延伸出、并分别设置有氢气进气口和氢气出气孔,且所述氢气出气孔的口径小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径;所述进气通道靠近所述氢气出气孔的末端设置有针尖;在所述进气通道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氢气出气孔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所述中层圆柱喷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形中层套筒和喷嘴,所述中层套筒与所述喷嘴分别嵌套于所述针尖与所述进气通道上,且嵌套于所述针尖上的喷嘴与所述针尖之间具有一预设间隙以形成气门,所述喷嘴能够沿所述针尖的轴向进行运动,且所述氢气出气孔与所述气门连通;所述中层套筒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用于接收所述氢燃料电池阳极出气口的气压;在所述中层套筒外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所述外层套筒结构,嵌套于所述中层圆柱喷嘴结构上,与所述内层圆柱针尖结构的底座通过所述法兰接口连接,且与所述中层圆柱喷嘴结构的喷嘴之间形成有一气密空间,所述气密空间同时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进气通道、所述气门连通;所述外层套筒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并与所述气密空间连通,用于接收从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排出的氢气并传输至所述气密空间;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阳极,用于接收所述氢燃料电池阳极出气口的气压,以推动所述喷嘴向靠近所述针尖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通道,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的阴极,用于接收所述氢燃料电池阴极出气口的气压,以推动所述喷嘴向远离所述针尖的方向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45234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客车空气供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电堆燃料电池系统、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