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3292.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詹东旭;郑雪;李智;侯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黄冈水中装备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20;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单体,每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均包括壳体、电池内芯、极柱及对接组件,所述壳体的正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极柱的下端把所述第一容置槽分隔为前端容置槽及后端容置槽;所述对接组件为两个且均为导电材质,每个所述对接组件均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抵接块、第二弹簧、第二抵接块及翻转板;所述壳体的正面板及背面板上均设置有磁性层。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可通过所述磁性层相吸固定,所述锂电池单体上的所述翻转板的自由端可翻转至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部并抵接于另一所述锂电池单体上的所述第一抵接块的自由端,从而可使多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负极柱快速串联。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单体 对接组件 抵接块 容置槽 壳体 本实用新型 锂电池组 磁性层 翻转板 正面板 自由端 弹簧 极柱 前端容置槽 导电材质 电池内芯 端容置槽 背面板 负极柱 可翻转 抵接 下端 相吸 分隔 串联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锂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单体,每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均包括壳体、电池内芯、极柱及对接组件,所述电池内芯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为绝缘材质,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两个均向下凹陷并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板与背面板,所述壳体的正面板上设置有一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于所述正面板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极柱为两个,两个所述极柱的下端一一对应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中部的槽壁并与所述电池内芯的正、负极连接,并且所述极柱的下端把所述第一容置槽分隔为前端容置槽及后端容置槽;所述对接组件为两个且均为导电材质,两个所述对接组件一一对应内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容置槽,每个所述对接组件均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抵接块、第二弹簧、第二抵接块及翻转板,所述第一抵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后端容置槽;所述第一弹簧沿所述壳体的顶板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抵接块连接;所述翻转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交汇处、所述翻转板的自由端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并且所述翻转板的自由端可翻转至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部并抵接于另一所述锂电池单体上的所述第一抵接块的自由端,并驱动所述第一抵接块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抵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前端容置槽;所述第二弹簧沿所述壳体的顶板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接块连接,所述第二抵接块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翻转板的铰接端;其中,所述壳体的正面板及背面板上均设置有磁性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黄冈水中装备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黄冈水中装备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35329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