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1894.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广;宋汉武;芦骞;韩佩;李晶晶;冷立健;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12N1/12;C12N1/20;C12R1/89;C12R1/01;C02F103/32;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夏材祥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具体通过筛选获得耐盐耐污的微藻,然后加入到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培养,将收获的微藻细胞接入酱油废水中,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由于微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大量消耗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小,大大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具有高效、环保、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微藻高效吸收酱油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质,收获的微藻细胞可用于后续的生物能源制备及饲料、饵料应用等,不仅提高了经济收益,而且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 酱油废水 废水 微藻细胞 有机物 氮磷 高密度培养 综合利用率 代谢过程 高效吸收 光照条件 设备投入 生物能源 微藻生长 循环利用 营养物质 振荡培养 培养基 生物质 饵料 收获 可用 耐污 耐盐 制备 应用 污染物 筛选 消耗 净化 饲料 转化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微藻的分离纯化在24孔板中,用自养培养基对自然水体中的微藻进行富集培养,长出藻落后,再通过重复平板划线分离获得纯种藻株;自养培养条件:温度控制在20‑45℃,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为80‑120L/h,CO2浓度0.9%‑3%(L/L),采用10‑200μmol.m‑2s‑1的日光照射,pH值控制在5‑9,总培养时间120‑200h;步骤2:耐盐耐污微藻的筛选按照体积比,用蒸馏水将酱油废水分别稀释至原始浓度的1/20、1/10、1/5,其后接入步骤1分离的藻株,置于光照摇床中进行培养,在28±5℃、120±20rpm、10‑200μmol.m‑2s‑1的条件下培养96‑120h,筛选出耐盐耐污的微藻,并接种至自养培养基固体斜面,于低温光照培养箱中保存;步骤3:微藻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将步骤2斜面培养藻种接种至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在添加有机碳源的异养培养基中高密度培养,直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胞密度达到106‑1010个/ml以上;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条件:有机碳源葡萄糖浓度0.01‑200 g.L‑1,通入空气的通气量150‑250L/h,采用5‑40μmol.m‑2s‑1的日光照射,pH值控制在5‑9,振荡速度100‑150rpm,总培养时间介于100‑150h;步骤4:微藻细胞的收获将步骤3高密度培养的微藻细胞以800‑4000rpm的转速进行离心分离,收获的微藻细胞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后进行收获;步骤5:微藻细胞在酱油废水中的培养及废水的净化将步骤4收获的微藻细胞转接到不同稀释倍数的酱油废水中进行光照振荡培养,吸收酱油废水中各营养物质,降低酱油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净化酱油废水;所述的培养条件:酱油废水用蒸馏水或自来水按照体积比稀释5倍、稀释2倍或不稀释,微藻细胞的初始接种量为106‑108个/ml,温度20‑45℃,振荡速度100‑150rpm,采用10‑200μmol.m‑2s‑1的日光照射,总培养时间介于1‑15d;步骤6:微藻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回收步骤5净化酱油废水后的微藻,对微藻进行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用作饲料、饵料或生物能源原料;所述的自养培养基配方为:K2HPO4·3H2O0.04g/L,MgSO4·7H2O 0.075g/L, CaCl2·2H2O 0.03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铵0.006g/L,EDTA0.001g/L,NaNO31.5g/L,Na2CO30.02g/L,A5微量元素液 1.5ml/L;其中A5微量元素液组成:H3BO32.86g/L, MnCl2·4H2O1.81g/L,ZnSO4·7H2O0.222g/L,NaMoO4·2H2O0.39g/L,CuSO4·5H2O 0.079g/L 和CoCl2·6H2O 0.05g/L;所述的异养培养基配方:在自养培养基中加入有机碳源至初始还原糖浓度为1‑20 g.L‑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189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