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与分离海水中铜离子的温敏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17930.6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训恿;戴雨晴;刘毅;夏云霞;陈钱;朱晨雪;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支化温敏聚合物为模板制备的温敏型银纳米粒子探针用于海水中Cu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分离 海水 离子 温敏银 纳米 粒子 探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检测与分离海水中铜离子的温敏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保护下,向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的氯仿溶液中依次加入不同量的异丁酸酐、三乙胺,置于常温下搅拌1‑2天后,升温至 40‑65℃反应1‑5 h,通过洗涤、透析脱除小分子副产物,干燥后制得不同温敏基团取代度的超支化温敏聚合物;将上述超支化温敏聚合物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混合均匀,加入还原剂,快速搅拌一段时间后,制备出浅黄色的温敏型银纳米粒子溶液;然后,将一定浓度的Cu2+海水溶液和抗坏血酸海水溶液加至一定量的温敏型银纳米粒子溶液中,检测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强度变化;加热含有Cu2+及探针的聚合物溶液达到体系浊点,待沉淀分层后,测定Cu2+及探针的分离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179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