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82042.5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成;林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高文迪 |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为无定型介孔碳材料掺杂氮原子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无定型介孔碳材料是由高分子发泡材料通过预碳化形成的。由于可控合成出来的掺杂氮原子的多孔结构有效的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和低比容量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比容量 制备 介孔碳材料 氮原子 无定型 掺杂 高分子发泡材料 充放电过程 循环稳定性 多孔结构 负极材料 可控合成 体积膨胀 循环性能 复合材料 有效地 预碳化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为无定型介孔碳材料掺杂氮原子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无定型介孔碳材料是由高分子发泡材料通过预碳化形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8204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