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象鼻仿生型车用隔音降噪排气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9469.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东;顾灿松;马杰;董俊红;郝耀东;李洪亮;王海洋;陈达亮;倪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G06F30/17;G06F30/15;G06F30/2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邱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象鼻仿生型车用隔音降噪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管和总管,所述排气管出气端和进气端截面曲线采用象鼻粗端和细端的截面曲线及尺寸比例;通过仿生成年大象的象鼻粗端和细端的截面轮廓线,来得到椭圆形的排气管,并仿生象鼻的变径截面得到排气管的进气端的长轴、短轴大于出气端的长轴和短轴,实现废气的平滑排出,降低发动机的噪音,改善排气管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风噪系数、模态性能,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发动机散热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象鼻 仿生 型车用 隔音 排气管 组件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象鼻仿生型车用隔音降噪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和总管,所述排气管出气端和进气端截面曲线采用象鼻粗端和细端的截面曲线及尺寸比例;具体制造方法:S1:通过高清相机获取成年象鼻标本两端横剖面图片,并筛选出轮廓清晰的象鼻两端横剖面图片,对图片经过优化处理后,将成年象鼻标本两端横剖面内轮廓几何特征曲线绘制于坐标纸上,依据统计数据得到象鼻原始两端横剖面内轮廓均为椭圆方程;S2:仿生象鼻横截面曲线的椭圆方程对排气管截面曲线限定为椭圆,为了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以及方便新型材料的应用将厚度设为1mm,以及依据排气管的设计标准进行优化得到进气端横剖面外轮廓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尺寸;排气管进气端横剖面外轮廓椭圆长轴为55mm,短轴为40mm,轮廓曲线方程为:
S3:依据排气管的设计标准进行优化得到出气端横剖面外轮廓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尺寸;排气管出气端横剖面外轮廓椭圆长轴为40mm,短轴为25mm,轮廓曲线方程为:
S4: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进气端截面圆,第一进气端椭圆圆心为O1(0,‑500,0),第一进气端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A1(0,‑460,0),B1(55,‑500,0),C1(0,‑540,0),D1(‑55,‑500,0);从而确定第一进气端椭圆曲线,图4a右侧椭圆与左侧椭圆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进气端椭圆圆心为O2(110,‑500,0),第二进气端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A2(110,‑460,0),B2(165,‑500,0),C2(110,‑540,0),D1(55,‑500,0),从而确定第二进气端椭圆曲线;S5:第一出气端椭圆圆心为O3(95,300,‑200),第一出气端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A3(95,300,‑175),B3(55,300,‑200),C3(95,300,‑225),D3(135,300,‑200),从而确定第一出气端椭圆曲线,第二出气端椭圆圆心为O4(15,300,‑200),第二出气端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A4(15,300,‑175),B3(55,300,‑200),C4(15,300,‑225),D4(‑25,300,‑200),从而确定第二出气端椭圆曲线;S6:以第一进气端椭圆与第一出气端椭圆为轮廓线通过第一引导线放样得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引导线包括直线段和圆弧段,所述直线段两端点坐标为A3(95,300,‑175),F1(106,‑285,‑175),所述圆弧段两端点坐标为F1(106,‑285,‑175),A1(0,‑460,‑0)半径为175mm;S7:以第二进气端椭圆与第二出气端椭圆为轮廓线通过第二引导线放样得到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引导线包括直线段和圆弧段,所述直线段两端点坐标为A4(15,300,‑175),F2(3,‑285,‑175),所述圆弧段两端点坐标为F2(3,‑285,‑175),A2(110,‑460,0),半径为175mm;S8:将放样得到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曲面向内侧进行加厚,厚度为0.5mm,得到一组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S9:总管的建立,首先建立第一总管椭圆轮廓线和第二总管椭圆轮廓曲线,椭圆方程分别为下式3与式4;![]()
式3所示椭圆为第一总管椭圆轮廓线,椭圆圆心坐标为Q1(55,‑500,115),第一总管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H1(55,‑455,115),K1(125,‑500,115),W1(55,‑545,115),R1(‑15,‑500,115);式4为第二总管椭圆轮廓曲线椭圆圆心为Q2(55,‑500,15),第二总管椭圆的四个端点坐标为H2(55,‑550,115),K2(175,‑500,15),W2(55,‑450,15),R2(‑65,‑500,15),将第一总管椭圆和第二总管椭圆轮廓线经过凸台放样后,得到实体的总管本体;S10:确定切割轮廓线,所述切割轮廓线包括上切割轮廓线,第一下切割轮廓线和第二下切割轮廓线,所述上切割轮廓线与第一总管椭圆为等距同心椭圆,等距缩小长度为5mm,所述第一下切割轮廓线、第二下切割轮廓线与第二总管椭圆在同一平面内,第一下切割轮廓线椭圆圆心坐标分别为Q3(0,‑500,15),第二下切割轮廓线椭圆圆心为Q4(110,‑500,15),第一下切割轮廓线和第二下切割轮廓线对应的椭圆方程为式5:
S11:拉伸切除得到总管,先通过上切割轮廓线与第一下切割轮廓线进行拉伸切除,再通过上切割轮廓线与第二下切割轮廓线进行拉伸切除,得到总管;S12:在第一总管椭圆、第二总管椭圆以及第一进气端椭圆和第二进气端椭圆处增设法兰结构,并将第一进气端椭圆和第二进气端椭圆的法兰与第二总管椭圆的法兰连接,实现总管与排气管的连接得到排气管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294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负压净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箍结构的后处理器抱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