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因素降维的配电网区段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8348.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向群;赵安安;刘伟;张繁;罗立荣;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鄂电德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因素降维的配电网区段定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故障定位:步骤一、构建配电网区段定位的完全解析模型;步骤二、利用故障矛盾假设对完全解析模型进行初次降维;步骤三、利用模型分层进行第二次降维;步骤四、利用MBD进行第三次降维;步骤五、利用三次降维后的完全解析模型进行故障区段定位;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完全解析模型容错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能同步获得漏报误报警告信息;与没有利用多因素降维的完全解析模型相比,本发明模型的定位速度和准确率相对较高,更加符合定位实时性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降维 解析模型 配电网 实时性要求 故障定位 故障区段 警告信息 模型分层 容错能力 准确率 构建 漏报 误报 矛盾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多因素降维的配电网区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故障定位:步骤一、构建配电网区段定位的完全解析模型:将FTU节点的漏报、误报与馈线区段一起作为故障假说变量来构建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模型,在计及漏报和误报以后,构成配电网区段定位的完全解析模型,其简写式表示如下:
其中,F、G、I表示函数规则,S、L、W分别表示区段状态变量、漏报变量、误报变量的集合,D表示整个配电网的FTU节点数量;比较计及漏报和误报前和计及漏报和误报后,区段定位的假说变量维度从D增加到了7D;步骤二、利用故障矛盾假设对完全解析模型进行初次降维:故障发生后,利用系统实际收到的节点状态信息和漏报、误报之间的矛盾关系,可以确定漏报和误报中三分之二的变量,于是模型的变量维度下降为3D,得出利用故障矛盾假设降维后的完全解析模型:
步骤三、利用模型分层进行第二次降维:以多分支节点为边界,将配电网划分成多个等效二端口;多个二端口构成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每个二端口内部包含的普通节点和区段构成第二层区段定位模型;进行模型分层后,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变量维度降到3R,R为等效的端口节点数量,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完全解析模型的表达式变为:
第二层区段定位模型的变量维度降为3H,H为故障端口包含的全部节点数,第二层区段定位模型的完全解析模型的表达式变为:
步骤四、利用MBD进行第三次降维:根据FTU的遥测数据和MBD的故障诊断步骤,确定所有端口线路的状态,将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变量维度降低到2倍的端口节点数,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测量点和观测量;2)建立元件模型;3)确定最小冲突集候选;4)确定最小冲突集,将最小冲突集中的故障元件作为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已知量,使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变量维度从3R降到2R,利用MBD降维后的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的完全解析模型表达式变为:
步骤五、利用三次降维后的完全解析模型进行故障区段定位:根据降维后的第一层端口定位模型和BPSOGA算法进行寻优迭代,将故障定位到具体二端口;根据第一层定位结果和降维后的第二层区段定位模型,通过BPSOGA算法进行寻优迭代,将故障定位到具体区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鄂电德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鄂电德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883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