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卷积谱空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67083.X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1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孟令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58;G06V10/764;G06V10/774;G06V10/771;G06V10/80;G06V10/82;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邓巧莲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卷积谱空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通过使用PCA白化降低光谱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极大程度地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且本发明通过采用3D卷积操作和1D卷积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可以达到更高的分类精度,在小样本上表现效果较好,并且有着较高的计算效率,特征融合过程中没有信息损失,使其能够完成高效、准确的分类,此外使用3D卷积的高光谱图像谱空特征融合方法对分类精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特征 融合 光谱 图像 分类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3D卷积谱空特征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是一个四层结构,第一层是使用3D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谱空特征融合,其输入数据为A1,输出为A2,第二层和第三层均是采用1D卷积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第二层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A2和A3,第三层的输入和输出分别是A3和A4,第四层与第三层完全连接,输入和输出分别为A4和A5;其特征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PCA白化为数据预处理方法,来降低不同光谱通道之间光谱信息的相关性,得到去掉相关性后的数据;其中,PCA白化是指使用PCA方法将原始高光谱数据X映射到新的坐标下的数据X',对X'的每一个特征维度进行标准差归一化处理;其处理公式为:
其中std(·)是求标准差的函数,X”为经过PCA白化后生成的新数据;步骤二:使用3D卷积对第一层输入数据进行谱空特征融合;使用16个大小为7*7*1,移动步长为(1,1,1)的过滤器以待分类点为中心,对输入数据进行3D卷积来融合谱空特征,在过滤器中心点位于xyz处的3D卷积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一层中过滤器中需要学习的参数,
代表被过滤器覆盖的与
相对应输入数据的值,b(1)为需要学习的偏置,α1、β1、γ1分别是3D卷积过滤器在3个维度上的尺寸,m0为输入的特征图的数量,函数σ(·)为非线性激活函数,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公式为:σ(x)=max(0,x);在第一层中,输入是从PCA白化后的数据X'中随机提取的7*7*C1的数据块,其7*7*C1三个维度分别代表长、宽和光谱通道,待分类点位于长和宽两个维度的中央,也就是(3*3),该层使用16个大小为7*7*1(即α1、β1、γ1分别为7、7、1)的3D卷积过滤器对数据块进行3D卷积操作,实现光谱‑空间特征融合,过滤器在三个维度的移动的步长均为1,输出为16个维度为C2(C2=C1)的特征向量;步骤三:使用1D卷积提取第一层的输出中所包含的特征,并对第二层的输入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新的特征向量;该层使用8个尺寸为9,步长为2的过滤器以待分类点为中心,对第二层的输入数据,也就是第一层的输出数据A2进行1D卷积,在过滤器中心点位于x处的1D卷积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二层中过滤器需要学习的参数,
代表被过滤器覆盖的与
相对应的数据的值,b(2)为需要学习的偏置,α2是1D卷积过滤器的尺寸,m1为输入的特征向量的数量,m1等于上一层过滤器的数量,函数σ(·)为非线性激活函数;该层的输入是第一层的输出A2,即16个维度为C1的特征向量,使用8个大小为9的1D卷积输入数据进行1D卷积操作,其移动步长为2,输出为8个维度为C3的特征向量A3,
步骤四:使用1D卷积进一步提取第二层的输出数据A3中所包含的特征,并对第三层的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新的特征向量;该层使用16个尺寸为9,步长为2的过滤器以待分类点为中心,对第三层的输入数据,也就是第二层的输出数据A3进行1D卷积,在过滤器中心点位于x处的1D卷积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三层中过滤器需要学习的参数,
代表被过滤器覆盖的与
相对应的数据的值,b(3)为需要学习的偏置,α3是1D卷积过滤器的尺寸,m2为输入的特征向量的数量,m2等于上一层过滤器的数量,函数σ(·)为非线性激活函数;该层的输入是第二层的输出A3,即8个维度为C3的特征向量,使用16个大小为9的1D卷积输入数据进行1D卷积操作,其移动步长为2,输出为16个维度为C4的特征向量A4,
步骤五:第四层用于对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提取的数据中存在的特征进行分类;在第四层中,首先要将输入的16个C4维特征向量进行堆叠,重构成一个C3*16维的向量V(3),然后将该向量乘以参数矩阵W(4),得到一个维度为C5的向量V(4);然后将softmax分类函数作用于V(4)上最后输出维度为C5的分类向量A5,分类向量的维度C5等于高光谱图像中包含感兴趣地物种类的个数,每个维度代表待分类点属于对应类别的概率值,最终认为概率最大的类别为待分类点所属的类别,其过程中的分类公式为:
其中W(4)与b(4)为需要学习的参数,softmax函数的公式为:
步骤六:数据经过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逐层完成前向传播,得到的输入数据属于某一类别的预测,由于网络中需要学习的参数需要通过梯度下降法进行学习,因此要使用损失函数评价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该损失函数的公式为:
其中,li为待分类点属于第i类的真实概率值,vi是待分类点属于第i类的预测概率值,网络中需要学习的参数W与b作为变量,通过调整W与b的数值使loss的值最小,因此可以求出网络中关于参数W与b的梯度,应用梯度下降法求得合适的参数值,使网络具有良好的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6708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图像筛选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指静脉识别系统及其方法与解锁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