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片状磷酸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9175.5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6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舒洪波;吕途安;黄成;闵豪;孙婷婷;韩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膨胀石墨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片状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膨胀石墨在反应过程中对材料的晶体生长以及团聚的抑制作用,使得磷酸锰锂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同时在含有羟基的溶剂与膨胀石墨的共同作用下,磷酸锰锂纳米片沿着有利于锂离子嵌入脱出的(020)优势晶面生长,并且磷酸锰锂纳米片与膨胀石墨以面‑面接触的形式相复合,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该材料能够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下快速充放电的要求,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片状 磷酸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片状磷酸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膨胀石墨加入含有醇类有机物的溶剂中,将锂盐溶于其中,配置成溶液A,其中溶液A中锂离子浓度为0.1‑3.5mol/L,锂元素、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0.45‑2.3∶1;将磷源溶于含有醇类有机物的溶剂中配制成磷酸根浓度为0.03‑2.6mol/L的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在搅拌条件下配置成溶液C,其中溶液B的溶剂与溶液A的溶剂体积比为0.4‑0.8∶1;将锰源溶于醇类有机物与水混合溶剂中配成锰离子浓度0.025‑2.2mol/L的溶液D;将溶液D在搅拌的条件下与溶液C混合,其中溶液D的溶剂与溶液A的溶剂体积比为0.5‑1.0∶1,并控制反应温度为140‑220℃,反应时间为6‑20h,反应完成后,将所得产物过滤并用醇类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滤液pH值为6‑7,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与碳源混合后,在保护气体下升温至400‑900℃,保温2‑8h时间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在膨胀石墨表面原位生长的纳米片状磷酸锰锂正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491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