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不同燃料粒度对烧结矿还原性差异影响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4243.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新;宋召;鲁婷;朱玉斌;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28;F27B1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试验不同燃料粒度对烧结矿还原性差异影响的方法:对要测试燃料按粒级分组,将试验用熔剂及铁矿粉分别研磨;在铁矿粉中加入溶剂;在混合料中加入燃料中的一组并混匀;装入烧结筒;将烧结筒密封套管中;烧结;破碎;对其余分组燃料采上述步骤分别重复进行;分别进行还原,并进行冶金性能评判。试验用装置:由加热炉、密封套管、进气管及热电偶、烧结筒、支撑座、排气管、流量计、抽气泵组成,其烧结筒为伸缩式;支撑座为中空式,在中空式支撑座的下端连接负压室,排气管与负压室连接。本发明通过不同粒径的燃料对烧结矿内部孔洞的影响规律,再经测试和分析不同孔洞烧结矿对其还原过程的影响,来优化烧结燃料的粒度组成,以稳定烧结矿冶金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不同 燃料 粒度 烧结 原性 差异 影响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试验不同燃料粒度对烧结矿还原性差异影响的方法,其步骤:1)将要测试的燃料按粒级分组,即按照:≤1.0mm、大于1.0至≤2.0mm、大于2.0至≤3.0mm、大于3.0mm分组;将试验用熔剂及铁矿粉分别研磨至≤1.0mm;所述熔剂为生石灰与石灰石的混合物;2)在粒度≤1.0mm的铁矿粉中加入粒度≤1.0mm的溶剂,熔剂的加入量以使经混合后料的二元碱度CaO/SiO2在1.95~2.05;3)在步骤2)的混合料中加入步骤1)中四组燃料中的一组并混合均匀,其加入量按本组实验总重量的3.50~3.65%执行;4)将步骤3)的混合料装入烧结筒中;5)将装入混合料的烧结筒通过支撑座置入加热炉内的密封套管中;6)进行烧结,其烧结制度:A、升温阶段密封套管内温度在900℃之前:烧结气氛为空气,其流量在1.5~2.5L/min;其间,当升温至600℃时的烧结时间不超过5min,自600℃~900℃的时间不超过1.5min;升温至900℃时,改变炉内气氛为混合气,其体积百分比为:90%的空气:5%的CO,5%的CO2,流量在1.5~2.5L/min;其间控制升温至1200℃时的烧结时间不超过5min,自1200℃至最高设定温度的烧结时间不超过1.5min;B、保温阶段在最高设定温度下保温时间不超过3min,期间的气氛的体积百分比为:90%的空气及10%的CO2;C、冷却阶段保温结束后开始采用空气冷却至室温,空气流量在1.5~2.5L/min;其间:降温至1100℃时的时间不超过2min,降温至1000℃时的时间不超过1.5min,降温至100℃时的时间不超过5min;7)取出测试样后进行破碎,将测试样破碎成粒度在10~12.5mm;8)对步骤1)中不同粒度的其余分组燃料采用上述步骤2)至7)进行重复,直至全部结束;9)对经破碎后的各试样分别在常规还原炉内进行还原: A、各试样各取出500g,并装入还原管后置入还原炉内;B、分别对各试样进行加热,保护气体为N2:还原炉内温度不超过150℃;其间:控制升温速度不超过10℃/min;还原管内温度在900℃之前,N2的流量在10~15L/min;当还原管内温度达到900℃时,N2的流量在11~15L/min,并在900℃状态下保温,保温时间不低于30min;C、进行还原试验:在气体流量为10~15L/min不变的情况下,由还原气体取代氮气,其还原气体的组成,体积比:30%的CO,70%的N2,在其气氛下还原3h;并在开始的15min之前,应每1min记录一次试样的质量情况;D、试验结束后停止还原气体的输入,改为在氮气保护下将试样冷却至不超过100℃;E、对还原过程中不同孔径试样进行分析,并依据记录情况作出各组试样的减重曲线,以对不同粒度燃料烧结后的试样进行冶金性能评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2424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