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斯近似阈值判断的极化码BP译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7331.X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费泽松;王璐;孙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29;H03M13/11;H03M13/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唐华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斯近似阈值判断的极化码BP译码方法,属于信道编译码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输过程中添加CRC校验模块,在接收端依据高斯近似的原理为各个比特节点设定信息值判断阈值。在每次迭代的过程,通过将各个比特节点的信息值与所对应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逐步筛选出超过阈值的比特节点并停止更新,未超过阈值的比特节点信息值则继续更新。在每一次迭代结束后,对译码结果进行判定,并进行CRC校验,若通过校验则停止迭代,否则继续迭代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译码的计算复杂度,节省了计算资源。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近似 阈值 判断 极化 bp 译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高斯近似阈值判断的极化码BP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送端对信息比特序列u0,u1,...,uK‑1进行CRC校验,得到序列u0′,u1′,...,uK′‑1′,再对序列u0′,u1′,...,uK′‑1′进行polar编码,得到polar编码后的序列,记为x0,x1,...,xN‑1;polar编码基于X=U'G;X=x0,x1,...,xN‑1;U'=u0′,u1′,...,uK′‑1′,G为生成矩阵;步骤二、BP译码基于因子图对接收端解调得到的序列y0,y1,...,yN‑1进行译码初始化,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A将最左侧比特节点的信息值设为
并初始化为(1)式;
其中,R代表译码过程中存在两类信息中“从左向右传递的信息”,即右信息;
的上标0表示第0次迭代,下标左边的0表示因子图中第0个状态,右边j表示因子图中第j个比特节点;j表示因子图中第j个比特节点;A表示信息比特的集合;AC表示冻结比特的集合;步骤2.B将最右侧比特节点的信息值设为
代表信道传递来的消息,初始化为(2)式;
其中,L代表译码过程中存在两类信息中“从右向左传递的信息”,即左信息;
中的上标0表示第0次迭代,下标左边的S表示因子图中第S个状态,右边j表示因子图中第j个比特节点;ln是以e为底的对数;步骤2.C将因子图中的其余比特节点的信息值初始化为0;步骤三、为各个比特节点设定信息值的判定阈值Ti,j和最大迭代次数Iter,又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A因子图中与加性校验节点相连的比特节点,其判定阈值的设定基于(3)式递归得到;
其中,下标左侧的数字表示因子图中的状态数,即i表示第i个状态,i+1表示第i+1个状态;下标右侧的数字表示因子图中的比特节点数,即j表示第j个比特节点,j+2i表示第j+2i个比特节点;用于迭代的初始阈值为步骤二中所设定的初始化信息值;
函数定义为(4)式;
步骤3.B因子图中与直接相连性校验节点相连的比特节点,其判定阈值的设定基于(5)式进行递归得到;
其中,下标左侧的数字表示因子图中的状态数,即i表示第i个状态,i+1表示第i+1个状态;下标右侧的数字表示因子图中的比特节点数,即j表示第j个比特节点,j+2i表示第j+2i个比特节点;步骤四、从最右端比特节点向左传递信息值,具体为:在传递的过程中,将当前各个比特节点的信息值与为各节点设定的阈值Ti,j进行比较,若超过阈值,按照(6)式进行信息值传递否则依据(7)式向左更新并传递各比特节点的信息值;![]()
其中,i表示因子图中第i个状态,j表示因子图中第j个比特节点,t表示第t次迭代,g(x,y)=2tanh‑1(tanh(x/2)tanh(y/2)),可通过最小和算法将计算简化为:g(x,y)≈0.9sign(x)sign(y)min(|x|,|y|);步骤五、从最左端比特节点向右传递信息值,具体为:将当前各个比特节点的信息值与为各节点设定的阈值Ti,j进行比较,若超过阈值,则按照(6)式进行信息值传递;否则依据(8)式向右更新并传递各比特节点的信息值;
步骤六、从最右端比特节点向左传递信息值,具体为:将当前各个比特节点的信息值与为各节点设定的阈值Ti,j进行比较,若超过阈值,则按照(6)式进行信息值传递,否则依据(7)式向左更新并传递各比特节点的信息值;步骤七、约定信息值从最左端传递到最右端,再从最右端传递到最左端为一次迭代过程,即每完成一次迭代,对应着步骤五和步骤六执行一遍;每执行一次迭代,根据(9)式对最左侧的各比特节点进行译码判定;![]()
表示对因子图中第j个比特节点的译码结果;
中的Iter代表最大迭代次数;步骤八、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Iter,如果达到最大迭代次数Iter,则跳至步骤十,否则跳至步骤九;步骤九、对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如果通过校验则终止迭代过程,跳至步骤十;否则跳至步骤五,继续进行下一次迭代过程;步骤十、输出译码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173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接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