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落叶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3325.7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利方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B02C18/06;B02C18/10;B02C18/2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太阳能落叶收集处理装置,不仅方便收集落叶,而且可以将落叶搅碎,集中处理时加快落叶分解。所述支杆Ⅱ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外壳主体的上端;所述弹簧的下端设有滑块,该滑块与环形槽Ⅳ间隙配合;所述筒转动连接在外壳主体内部,并且筒位于进料口内;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的外侧;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外侧,固定壳位于进料口的下端;所述电机Ⅰ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Ⅰ上,并且电机Ⅰ与滚筒连接;所述电机支架Ⅰ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外端;所述电机支架Ⅳ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内部顶端;所述破碎筒固定连接在圆孔内。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落叶 收集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落叶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聚拢装置(1)、收集装置(2)、太阳能支架(3)、推动装置(4)、破碎装置(5)、外壳(6)、电机Ⅰ(7)、电机支架Ⅰ(8),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拢装置(1)由活动板(1‑1)、固定板(1‑2)、电机Ⅱ(1‑3)、电机支架Ⅱ(1‑4)、螺杆(1‑5)、转盘(1‑6)、连接杆(1‑7)、支架(1‑8)、环形槽Ⅰ(1‑9)构成;所述活动板(1‑1)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固定板(1‑2)上;所述电机支架Ⅱ(1‑4)上通过螺栓连有电机Ⅱ(1‑3),并且电机支架Ⅱ(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侧面;所述电机Ⅱ(1‑3)上连有螺杆(1‑5);所述支架(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侧面,支架(1‑8)的另一端套在螺杆(1‑5)上;所述转盘(1‑6)与螺杆(1‑5)螺纹配合,并且转盘(1‑6)的侧面设有环形槽Ⅰ(1‑9);所述连接杆(1‑7)的一端与环形槽Ⅰ(1‑9)间隙配合,连接杆(1‑7)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活动板(1‑1)上;所述收集装置(2)由固定壳(2‑1)、传送带(2‑2)、滚筒(2‑3)、活动块(2‑4)、重块(2‑5)构成;所述滚筒(2‑3)活动设置在固定壳(2‑1)上;所述传送带(2‑2)套在滚筒(2‑3)外侧;所述活动块(2‑4)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固定壳(2‑1)下端;所述重块(2‑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活动块(2‑4)的下端;所述太阳能支架(3)由太阳能板(3‑1)、支撑板(3‑2)、环形槽Ⅱ(3‑3)、支杆Ⅰ(3‑4)、支杆Ⅱ(3‑5)、弹簧(3‑6)、液压缸(3‑7)、电机Ⅲ(3‑8)、电机支架Ⅲ(3‑9)、圆盘(3‑10)、支杆Ⅲ(3‑11)、圆槽(3‑12)、槽(3‑13)构成;所述电机Ⅲ(3‑8)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Ⅲ(3‑9)上;所述圆盘(3‑10)的底端中心设有圆槽(3‑12);所述电机Ⅲ(3‑8)与圆槽(3‑12)间隙配合;所述槽(3‑13)设置在圆盘(3‑10)的上端;所述液压缸(3‑7)固定设置在槽(3‑13)内;所述弹簧(3‑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3‑10)的下端;所述支杆Ⅲ(3‑11)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圆盘(3‑10)的上端;所述支撑板(3‑2)下端设有环形槽Ⅱ(3‑3);所述支杆Ⅲ(3‑11)与环形槽Ⅱ(3‑3)间隙配合;所述支杆Ⅰ(3‑4)的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支撑板(3‑2)的下端,支杆Ⅰ(3‑4)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支杆Ⅱ(3‑5);所述推动装置(4)由筒(4‑1)、橡胶片(4‑2)构成;所述筒(4‑1)的曲面上通过粘合固定连有橡胶片(4‑2);所述破碎装置(5)由电机Ⅳ(5‑1)、电机支架Ⅳ(5‑2)、破碎筒(5‑3)、齿轮(5‑4)、电机支架Ⅴ(5‑5)、电机Ⅴ(5‑6)、切刀Ⅰ(5‑7)、圆套(5‑8)、切割装置Ⅰ(5‑9)、通孔(5‑10)、轴(5‑11)构成;所述电机支架Ⅴ(5‑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破碎筒(5‑3)的侧面;所述电机Ⅴ(5‑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Ⅴ(5‑5)上;所述电机Ⅴ(5‑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Ⅴ(5‑5)上;所述齿轮(5‑4)设置在电机Ⅴ(5‑6)上,并且齿轮(5‑4)部分位于破碎筒(5‑3)内;所述电机Ⅳ(5‑1)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Ⅳ(5‑2)上;所述轴(5‑11)的一端连接在电机Ⅳ(5‑1)的转轴上,轴(5‑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破碎筒(5‑3)底端中心;所述圆套(5‑8)通过键连接在轴(5‑11)上;所述切刀Ⅰ(5‑7)固定连接在圆套(5‑8)的外侧;所述切割装置Ⅰ(5‑9)设置在破碎筒(5‑3)内,并且切割装置Ⅰ(5‑9)与齿轮(5‑4)配合;所述通孔(5‑10)设置在破碎筒(5‑3)的底端;所述破碎筒(5‑3)由破碎筒主体(5‑3‑1)、凹槽(5‑3‑2)、环形槽Ⅲ(5‑3‑3)构成;所述破碎筒主体(5‑3‑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Ⅲ(5‑3‑3);所述凹槽(5‑3‑2)设置在破碎筒主体(5‑3‑1)的外侧,并且凹槽(5‑3‑2)与环形槽Ⅲ(5‑3‑3)相互连通;所述齿轮(5‑4)与凹槽(5‑3‑2)间隙配合;所述切割装置Ⅰ(5‑9)由圆筒(5‑9‑1)、切刀Ⅱ(5‑9‑2)、圆环(5‑9‑3)构成;所述切刀Ⅱ(5‑9‑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筒(5‑9‑1)内,切刀Ⅱ(5‑9‑2)的另一端固定连有圆环(5‑9‑3);所述圆筒(5‑9‑1)的外端设有齿;所述圆筒(5‑9‑1)与环形槽Ⅲ(5‑3‑3)间隙配合,并且圆筒(5‑9‑1)与齿轮(5‑4)啮合;所述圆环(5‑9‑3)套在轴(5‑11)上;所述切刀Ⅰ(5‑7)与切刀Ⅱ(5‑9‑2)转向相反;所述外壳(6)由外壳主体(6‑1)、进料槽(6‑2)、横板(6‑3)、圆孔(6‑4)、收集槽(6‑5)、轮(6‑6)、门(6‑7)、推手(6‑8)、转轮(6‑9)、连杆(6‑10)、环形槽Ⅳ(6‑11)构成;所述外壳主体(6‑1)的左侧上端设有进料槽(6‑2);所述环形槽Ⅳ(6‑11)设置在外壳主体(6‑1)的上端;所述横板(6‑3)设置在外壳主体(6‑1)的内部;所述圆孔(6‑4)设置在横板(6‑3)上;所述收集槽(6‑5)放置在外壳主体(6‑1)内部的底面上;所述门(6‑7)设置在外壳主体(6‑1)的右下端;所述推手(6‑8)固定设置在外壳主体(6‑1)的右侧;所述转轮(6‑9)活动连接在外壳主体(6‑1)的外侧;所述轮(6‑6)设置在外壳主体(6‑1)的下端;所述连杆(6‑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转轮(6‑9)上,连杆(6‑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轮(6‑6)上;所述支杆Ⅱ(3‑5)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外壳主体(6‑1)的上端;所述弹簧(3‑6)的下端设有滑块,该滑块与环形槽Ⅳ(6‑11)间隙配合;所述筒(4‑1)转动连接在外壳主体(6‑1)内部,并且筒(4‑1)位于进料口(6‑2)内;所述固定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6‑1)的外侧;所述固定壳(2‑1)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6‑1)外侧,固定壳(2‑1)位于进料口(6‑2)的下端;所述电机Ⅰ(7)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Ⅰ(8)上,并且电机Ⅰ(7)与滚筒(2‑3)连接;所述电机支架Ⅰ(8)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外端;所述电机支架Ⅳ(5‑2)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6‑1)内部顶端;所述破碎筒(5‑3)固定连接在圆孔(6‑4)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利方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利方惠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133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