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03563.X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宝;李振华;树明亮;陈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建立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的方法,因为应用损伤力学的分析方法,利用动弹性模量定义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度,设计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实验,再通过快冻法建立实验样本的冻融损伤度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关系模型,进而得到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所以,本发明的一种建立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的方法从宏观损伤力学理论出发,相对以往的研究方法来说有着坚实的力学理论基础,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及力学的原理,得到的结论准确、清晰,具有说服力。且相对以往的研究方法来说,本发明所建立的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的过程可控,周期短,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冻融 再生混凝土 数学模型 损伤率 力学理论 损伤度 力学 损伤 动弹性模量 冻融循环 关系模型 宏观损伤 客观规律 实验样本 可控 混凝土 节约 清晰 研究 应用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建立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损伤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动弹性模量定义所述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度;步骤S2,设计所述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实验,根据所述再生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的不同特定含量得到多组再生混凝土试样的实验样本;步骤S3,采用快冻法对所述实验样本进行多次冻融循环并记录所述冻融损伤度并循环特定次数;步骤S4,建立所述实验样本的所述冻融损伤度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关系模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4‑1,设定所述冻融损伤度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关系模型的初始条件;步骤S4‑2,建立所述冻融损伤度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间的大致关系模型,该大致关系模型具有多个待定的参数;步骤S4‑3,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所述冻融损失度数据与天然混凝土损伤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所述参数的值,得到精确关系模型;步骤S5,以所述精确关系模型为基础建立所述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下损伤率演化数学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0356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施工区域勘察测算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