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辣椒抗寒性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3777.5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夏新发;乔德玉;罗宏平;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徐文恭 |
地址: | 238074 安徽省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辣椒抗寒性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2)育苗;(3)幼苗抗寒初驯化:将幼苗栽种到培植棚土壤内,株距为0.2‑0.3m,并将种植棚内部温度调整为5‑15℃,培养10天后,将死亡和长势较弱的有效移除,并将所述培植棚内温度调整至0‑5℃,再次培养10天,将死亡和长势较弱的幼苗移除,剩余强壮的耐寒幼苗待用;(4)移栽:将强壮耐寒辣椒幼苗移栽至地中,架设塑料大棚,大棚每日中午10:00‑2:00之间通风,再按照传统的辣椒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培养,即可完成抗寒辣椒的种植;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能够提高辣椒幼苗耐寒性,提高幼苗成活率和挂果数量和单果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幼苗 辣椒 种植 辣椒幼苗 温度调整 抗寒性 耐寒 抗寒 移除 移栽 培植 幼苗成活率 管理方式 塑料大棚 驯化 传统的 耐寒性 种植棚 大棚 株距 死亡 整地 通风 架设 育苗 栽种 土壤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辣椒抗寒性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择有机质含量为30‑75%的土壤,整畦,保持畦宽为25‑45cm,畦长为50‑80cm,畦高为5‑15cm;首先用澄清石灰水洒在畦表面,每畦喷洒量为1‑3kg,再采用粒度为60‑80目的河沙覆盖在畦表面,覆盖厚度为0.3‑0.7cm;再采用农家肥覆盖在生石灰的表面,农家肥的覆盖量为每畦5‑7kg,然后采用草木灰覆盖,用量为每畦5‑6kg,然后洒水,每畦洒水量4‑5L,常温环境下放置1‑3天;(2)育苗:将蒸馏水冷却至45‑55℃时把饱满种子倒入浸泡5小时;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育苗专用穴盘;将育苗室温度调整至24‑32℃之间,将浸泡后的种子捞出后沥水放入育苗穴盘,然后用棉布覆盖育苗穴盘,洒上适量水,保持棉布湿润但是不往下滴水即可;出苗后一星期左右喷洒扑海因对幼苗进行杀菌防治疫病,后每15天用普力克进行防治猝倒病,尽量避免辣椒育种过程中出现病菌感染,苗龄期为三个月左右;(3)幼苗抗寒初驯化:将幼苗栽种到培植棚土壤内,株距为0.2‑0.3m,并将种植棚内部温度调整为5‑15℃,培养10天后,将死亡和长势较弱的有效移除,并将所述培植棚内温度调整至0‑5℃,再次培养10天,将死亡和长势较弱的幼苗移除,剩余强壮的耐寒幼苗待用;(4)移栽:将强壮耐寒辣椒幼苗移栽至地中,架设塑料大棚,大棚每日中午10:00‑2:00之间通风,待持续培养15‑25天后,采用日光灯辅助太阳照射时间,控制棚内每日光照时间达到12‑15h,每日清晨和傍晚向棚内喷射二氧化碳,并按照每隔3‑6日向棚内喷洒营养液,营养液的用量为每畦2‑3kg,再按照传统的辣椒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培养,即可完成抗寒辣椒的种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37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茎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