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地下煤自燃并开发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8025.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玮;杨世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昌玮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C3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地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地下煤自燃并开发利用的方法。在勘察清楚地下煤炭自燃及地质情况后,将该自燃区域分为若干区块;在每一区块向地下自燃区域打钻孔组成生产井;用引风机通过生产井抽采地下煤炭燃烧的高温烟气到地面,并在地下燃烧区域形成一定负压;将生产井附近一定范围的地面进行封堵,迫使空气从封堵区域外围进入地下参与燃烧,控制燃烧床的体积;抽到地面的高温烟气用换热器将热能换来发电或供热,并集中处理烟气。也可以人为向地下燃烧区域输送水及其他原料,调整高温烟气的碳氢比,生产合格的合成气抽到地面进行化工生产。本发明工艺简单、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可产业化开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地下 自燃 开发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控制地下煤自燃并开发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一、对发生地火(4)的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地温调查,根据地质结构和地火(4)分布情况、以及可能参与地火(4)燃烧的煤层情况、地面地形条件、地表土质的透气性及地表裂隙等因素,将地火(4)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块;二、在每一个区块合适的位置,向地火(4)方向打一个或多个钻孔,深度达到地火(4)燃烧中心附近或是深入到参烧煤层中,形成生产井(1);三、往生产井(1)的每个钻孔内放置筛管(3),筛管(3)用外径小于生产井(1)内径的耐高温管材制作,管壁上设有均匀布置的透气孔,长度能够贯穿地火(4)燃烧床,为方便完井施工,采用多根组合的方式:第一节筛管朝向井底的一端封闭,朝向地面的一端做成螺纹连接或卡箍连接方式,其后连接的筛管为加长筛管,每节两头用螺纹或卡箍连接,形成组合筛管(3);四、再向生产井(1)的每个钻孔内放置套管(2),套管(2)与筛管(3)用螺纹或卡箍连接,套管(2)直至并高出地面,在地面由井口装置(7)将套管(2)固定,并将井口装置(7)与套管(2)之间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套管(2)用与筛管(3)外径一致的耐高温管材制作,为方便完井施工,采用多根组合的方式,每节两头用螺纹或卡箍连接,形成组合套管(2);五、以生产井(1)为中心用地面封堵材料(6)将地面进行封堵,封堵形状和面积根据地层的透气性、地形、燃烧床的大小等实际情况决定,迫使空气从封堵区域外围的地表裂隙(5)渗入地下参与地火(4)燃烧,必要时可以人为打钻孔造缝,控制进气方位和进气量,从而控制本区块燃烧床范围;六、套管(2)露出地面的一端加装一个三通(8),三通(8)的直通段顶端装入一个压风管(9),并封闭;压风管(9)深入到套管(2)内接近筛管(3)深处,用于向筛管(3)、套管(2)内输送氧气或空气,氧化高温烟气中的可燃物质,提高烟气的温度,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七、三通(8)的90度出口端连接高温闸阀(10),用于与引风机(12)一起联合控制地火(4)燃烧床的进风量和压力,从而控制燃烧床的燃烧状态;八、高温闸阀(10)的另一端连接热交换器(11),地火(4)的高温烟气通过筛管(3)由套管(2)被抽到地面,在高温闸阀(10)的控制下,进入热交换器(11)中,将热能交换到余热利用装置(14),实现热能销售或余热发电;九、热交换器(11)出口端与引风机(12)连接,经热交换器(11)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已下降,通过引风机(12)抽出;十、引风机(12)出口端与环保处理装置(13)连接,由引风机(12)抽出的烟气进入环保处理装置(13)进行环保处理,然后排入大气中;十一、如果要将烟气作为化工生产的合成气使用,则需要在生产井组(1)的附近适当位子向地火(4)燃烧床方向打一个或多个钻孔组成辅助井(15),用于向地火(4)燃烧床添加水或水蒸气以及其他辅助材料,按化工的技术要求对地火(4)的高温烟气组分的碳、氢比进行调整使之成为合格的合成气,此时,忽略步骤六;十二、如果要将烟气作为化工生产的合成气使用,在完成第一至十一步的过程中,将第十步中引风机(12)的出口端与化工厂(16)的合成气入口端相连,将合成气送入化工厂(16)进行化工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昌玮,未经杨昌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5802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