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铜锡合金的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一步制备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5810.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博;董鑫;成朋;李宁;颜家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4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51202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铜锡合金的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一步制备法,将铜锡合金片打磨抛光,用水洗涤后置于氢氟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处理,在去合金化的过程中形成纳米多孔铜并在纳米多孔铜表面原位生长出覆盖纳米多孔铜的氧化亚铜纳米薄膜,控制去合金化温度为50~90℃,待铜锡合金中的锡完全去除后即完成去合金化处理,然后用水和乙醇洗涤,即得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本发明的方法能简化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多孔铜 锂离子电池负极 铜锡合金 氧化亚铜 三维 合金化处理 一步制备法 合金化 表面原位生长 混合溶液中 倍率性能 打磨抛光 纳米薄膜 循环性能 乙醇洗涤 硝酸 氢氟酸 生产工艺 去除 洗涤 覆盖 | ||
【主权项】:
1.基于铜锡合金的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一步制备法,其特征在于:/n将铜锡合金片打磨抛光,用水洗涤后置于氢氟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处理,在去合金化的过程中形成纳米多孔铜并在纳米多孔铜表面原位生长出覆盖纳米多孔铜的氧化亚铜纳米薄膜,控制去合金化温度为50~90℃,待铜锡合金中的锡完全去除后即完成去合金化处理,然后用水和乙醇洗涤,即得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n氢氟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中,氢氟酸的浓度为1wt.%~5wt.%,硝酸浓度为1wt.%~5wt.%,铜锡合金片中铜与锡的原子百分比为(100-X):X,其中,X为24.5~65。/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458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