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非负矩阵分解和复杂网络的肌间耦合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3078.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4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园;黄威;陈强;佘青山;席旭刚;马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397;A61B5/389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非负矩阵分解和复杂网络的肌间耦合分析方法;本发明采集了不同握力输出时,7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首先采用广义偏定向相干计算多通道之间的相干性;然后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相干性值进行分解;最后用复杂网络建立不同条件下的肌肉功能网络。利用图论的特征指标,评估肌肉功能网络信息流的传递效率。结果显示:不同握力下肌肉的激活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肌肉间的耦合在10~20Hz波段上较为显著;并且在10~20Hz波段上其耦合程度随着握力水平不同呈现显著性变化。本发明通过对多通道肌间耦合分析,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不同输出握力的控制模式,为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和康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矩阵 分解 复杂 网络 耦合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结合非负矩阵分解和复杂网络的肌间耦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生物电采集设备采集5%、20%、40%、60%、80%最大自主收缩力抓握实验下的肌电信号;步骤2、对采集到的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降频、降噪;步骤3、采用广义偏定向相干方法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计算多通道之间的相干性;步骤4、运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计算得到的相干性值进行分解,得到四个不同频段的相干性的值;步骤5、根据步骤4的结果运用复杂网络建立不同条件下的肌肉功能网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130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组织接近指示的基线阻抗标测图
- 下一篇:一种人体健康指标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