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组织编队平台节点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79377.X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欧连军;曾贵明;梁君;赵大海;王健康;刘文文;张声艳;张翔;陈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50/80 | 分类号: | H02J50/80;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用于自组织编队平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无线收发模块、信息感知模块和主控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包括逆变模块、储能模块、整流变换模块、电能无线耦合模块、通信模块;编队平台中的平台节点搭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各平台节点构成数据链网络,平台节点的工作模式包括受电节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工作模式;本发明使得自组织编队中的各平台节点具备电能和信息一体化无线收发、电能快速存储和释放以及中继转发的能力,实现编队平台节点间的无线电能传输,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使得各节点组成的数据链网络的能源利用达到效率最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织 编队 平台 节点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自组织编队平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收发模块、信息感知模块和主控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包括逆变模块、储能模块、整流变换模块、电能无线耦合模块、通信模块;编队平台中的平台节点搭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各平台节点构成数据链网络,平台节点的工作模式包括受电节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工作模式;当平台节点处于受电节点工作模式时,其主控模块根据自身任务需求和剩余电量算出电能需求,并通过信息感知模块将电能补给请求指令和自身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链网络,当有编队中其他节点响应后,受电节点根据数据链信息选择距离最近、剩余电量最多的节点作为源节点,并通过信息感知模块与源节点握手确认,当二者姿态对准偏差大于阈值θ时,受电节点根据源节点的姿态通过主控模块发出控制指令调整自身平台姿态,直至二者姿态对准偏差小于等于阈值θ时,受电节点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中的电能无线耦合模块接收源节点无线发出的电能和状态信息,同时将自身状态信息通过电能无线耦合模块发给源节点;当受电节点接收到的电量满足需求时,源节点主控模块发出指令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中的逆变模块断开无线电能传输链路;当平台节点处于源节点工作模式时,当其信息感知模块接收到受电节点的补给需求时,主控模块根据自身剩余电量及自身状态判定是否响应,当满足响应条件时,通过信息感知模块向数据链网络发出响应信息,若被受电节点选中,则二者建立传输关系,当二者姿态对准偏差大于阈值θ时,受电节点根据源节点的姿态通过主控模块发出控制指令调整自身平台姿态,直至二者姿态对准偏差小于等于阈值θ时,源节点主控模块将电能发送控制指令和自身状态信息分别发送给无线收发模块中的逆变模块和通信模块,逆变模块将储能模块中的电能变换后发送给电能无线耦合模块,同时通信模块将状态信息调制后也发送给电能无线耦合模块,电能无线耦合模块将电能和状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受电节点;当源节点主控模块检测到受电节点电量补给已完成,则发出指令给逆变模块停止电能发送;当平台节点处于中继节点模式时,中继节点的信息感知模块通过数据链网络收到中继需求后,其主控模块根据需求调整自身姿态直至与受电节点的电能无线耦合模块对准误差小于θ1,当源节点和受电节点开启无线电能传输时,中继节点的电能无线耦合模块作为中继被动转发电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93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