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7882.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向俊杰;朱焱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材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新驱科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饶振浪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材料数据,并对材料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总样本集,将分为测试集样本和训练集样本;步骤2:根据步骤1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步骤3: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选择传递函数、训练函数和学习函数,并对各项参数进行初始化等步骤。本发明可以准确地预测含Li、Na、Mg、Al等元素的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性能,再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其相应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制备,可以减少电极材料设计过程中的盲目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预测 预处理 训练集样本 材料数据 采集材料 传递函数 电极材料 设计过程 训练函数 测试集 初始化 总样本 构建 制备 样本 学习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数据,预处理后得到BP神经网络模型所需要的总样本,将总样本集以2:8的比例随机划分为测试集样本和训练集样本;步骤2:根据步骤1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步骤如下:(2.1)构建输入层和输出层,并计算用于组成输入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其中,输入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计算用公式为:Tout=f(Tin1,Tin2,…,Tinn)式中:Tout是神经网络需要预测的数据值,Tin1~Tinn分别是神经网络输入层输入的n个数据值;根据该公式将输入层的神经元设定为10个,输出层神经元设定为2个;(2.2)构建隐含层,且隐含层包括第一隐含层和第二隐含层;计算用于组成第一隐含层和第二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其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使用下式来确定:
式中,h为隐含层神经元数目,m为输入层神经元数目,n为输出层神经元数目,a为1~10之间的神经元常数;根据该公式将第一隐含层的神经元设定为64个,第二隐含层的神经元设定为32个;(2.3)根据步骤(2.1)和步骤(2.2)得到的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和每层神经元个数,并通过公式Y=Sigmoid[W2*Sigmoid(W1*X‑O1)‑O2],得到BP神经网络模型;式中:X为BP神经网络输入矩阵;Y为BP神经网络输出矩阵;W1和W2分别为BP神经网络中输入层到隐层、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矩阵;O1、O2为BP神经网络中输入层到隐层、隐含层输出层的阈值矩阵,Sigmoid为各层激励函数;步骤3: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选择传递函数、训练函数和学习函数,并对BP神经网络模型中各项参数进行初始化;步骤4:在初始化参数中选取学习参数,并使用高斯分布对学习参数初始化,得到初始的权值和偏差;其中,所述学习参数包括学习率、阈值、训练次数、训练步长、激活函数、以及学习算法;步骤5:利用现有的“输入‑输出”训练集样本数据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使用二次函数拟合,得到最佳的预测网络;其二次函数拟合公式如下:
式中:Wmax为初始训练集,Wmin为最终训练集,Kmax为最大迭代次数,k为当前迭代次数;步骤6:判断训练集拟合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否,重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是,执行步骤7;步骤7:利用现有的“输入‑输出”测试集样本数据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测试;步骤8:在经过拟合度测试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入待预测样本进行预测,得到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材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材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78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