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化介孔硅肿瘤靶向运输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0221.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草;陈重银;罗毕矗;卢金博;万立辉;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4;A61K47/61;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化介孔硅肿瘤靶向运输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环糊精包覆介孔硅,并进一步包覆聚赖氨酸,进行氨基酰胺化处理,得到具有较高药物运载和控制释放的系统;其制备工艺包括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制备、氮化环糊精的制备、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的合成、巯基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双硫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炔基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载药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金刚烷胺封端的聚赖氨酸的制备、聚赖氨酸包裹修饰、氨基酰胺化修饰;最终实现药物的靶向富集和释放,药物利用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化介孔硅 肿瘤 靶向 运输 控释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功能化介孔硅肿瘤靶向运输控释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制备(β‑CD‑OTs)称取β‑CD溶解于NaOH溶液中,在冰水浴中搅拌直至环糊精完全溶解;称取对甲苯磺酰氯(TsCl),缓慢滴加入到β‑CD溶液;在冰水浴中搅拌反应后,抽滤;取滤液,用HCl调节pH至7.5‑10,将混合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将反应物置于冰箱中过夜,次日抽滤,将滤渣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将最终产物在20‑80℃干燥,得到β‑CD‑OTs;S2:氮化环糊精的制备(β‑CD‑N3)称取β‑CD‑OTs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至60‑90℃,然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搅拌反应10‑24小时;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逐渐滴加至丙酮中沉淀,抽滤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将固体在20‑80℃下干燥1‑3天,得到β‑CD‑N3;S3:双硫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MSN‑SS‑NH2)将巯基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MSN‑SH)分散在甲醇中,然后加入S‑(2‑氨乙巯基)‑2‑巯基吡啶盐酸盐,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36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MSN‑SS‑NH2;S4:炔基功能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MSN‑SS‑alkyne)称取MSN‑SS‑NH2分散在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的无水甲醇中,然后加入溴丙炔,在室温下搅拌12‑36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MSN‑SS‑alkyne;S5:载药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X@MSN‑SS‑CD)称取MSN‑SS‑alkyne分散在缓冲溶液(pH 7.4)和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以后,再加入药物X,在室温下剧烈搅拌反应24h;然后加入β‑CD‑N3、CuSO4·5H2O以及抗坏血酸钠,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避光搅拌反应三天;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用甲醇和去离子水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包载了药物的还原响应型介孔硅纳米粒子(X@MSN‑SS‑CD);S6:金刚烷胺封端的聚赖氨酸的制备(Ad‑PLL‑NH2)称取赖氨酸(H‑Lys(z)‑OH)于三口烧瓶中,加入重蒸的四氢呋喃(THF),通氮气保护。再称取三光气溶于重蒸的THF中,缓慢滴加至反应体系中,在50℃下剧烈搅拌反应4h,将反应生成的HCl气体经过干燥塔导出至NaOH溶液中和;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粗产物用石油醚沉淀三次,经过真空干燥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的终产物N‑苄氧羰基赖氨酸‑N‑羧基内酸酐zLL‑NCA;称取zLL‑NCA溶解在重蒸的DMF中,称取金刚烷胺溶于重蒸的DMF中,迅速加入到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反应30min后,再在40℃下反应72h,将得到的粗产物用乙醚沉淀三次后,真空干燥得到终产物金刚烷胺封端的N‑苄氧羰基赖氨酸Ad‑PzLL‑NH2。称取Ad‑PzLL‑NH2于单口烧瓶中,加入三氟乙酸,冰水浴中搅拌15min,使得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含33%溴化氢的乙酸溶液,反应1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粗产物用无水乙醚沉淀得到,然后用适量水溶解之后移入透析袋(MWCO 3500Da)中,用去离子水透析三天,频繁换水,将所得溶液冻干得到终产物金刚烷胺封端的聚赖氨酸Ad‑PLL‑NH2;S7:聚赖氨酸包裹修饰(X@MSN‑SS‑CD‑PLL)称取X@MSN‑SS‑CD和Ad‑PLL‑NH2,分散在缓冲溶液中(pH 7.4),常温下搅拌反应两天,将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产物X@MSN‑SS‑CD‑PLL;S8:氨基酰胺化修饰(X@MSN‑SS‑CD‑PLL‑DMMA)称取X@MSN‑SS‑CD‑Ad‑PLL与圆底烧瓶中,称取二甲基马来酸酐(DMMA)溶解于100mL pH为8.3的缓冲溶液中,将溶液倒入上述圆底烧瓶中,常温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反应液的pH,用少量的NaOH溶液调节pH>8.0;继续搅拌反应,反应一天后,将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冻干得到终产物X@MSN‑SS‑CD‑PLL‑DMM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5022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