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3942.7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冰心;王喆;程续;强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核壳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前驱体粉体,再将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富锂锰基正极颗粒,颗粒具有核‑壳结构,核为基体,基体化学式为:Li(LiδNixCoyMn1‑x‑y‑δ)O2,其中,x>0,y>0,δ>0,1>1‑x‑y‑δ>0;所述基体的粒径为1~20μm;壳为包覆层,包覆层化学式为Li(LiλNihCokMn1‑h‑k‑λ)1‑zMzO2,其中,M选自Ti、Zr、Al、Mg、Mo、Cr、V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h>0,k>0,λ>0,1>1‑h‑k‑λ>0且0 |
||
| 搜索关键词: | 锂锰 核壳结构 正极颗粒 包覆层 制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正极 表面包覆层 前驱体粉体 循环稳定性 制备前驱体 包覆改性 材料成本 正极材料 烧结 壳结构 前驱体 有效地 粉体 粒径 锂源 相容 调控 | ||
【主权项】:
1.一种核壳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两步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粉体,先制备基体前驱体颗粒的悬浊液,再制备包覆层混合溶液,将包覆层混合溶液加入悬浊液中,即可得到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体,再将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粉体具有核‑壳结构,核为基体,基体化学式为:Li(LiδNixCoyMn1‑x‑y‑δ)O2,其中,x>0,y>0,δ>0,1>1‑x‑y‑δ>0;所述基体的粒径为1~20μm;壳为包覆层,包覆层化学式为Li(LiλNihCokMn1‑h‑k‑λ)1‑zMzO2,其中,M选自Ti、Zr、Al、Mg、Mo、Cr、V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h>0,k>0,λ>0,1>1‑h‑k‑λ>0且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394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